翌日清晨用過簡單早點,隨即起行;尼泊爾同工細心敏銳地因應我們的步伐,並不趕急,卻不能停下來。眼前盡是一幕又一幕雄奇峻秀野嶺,下午三時來到一處稍為開闊的谷地。但見一坡梯田及疏落人家,這 Khaling 小村的教會在望了。
村民辛勤奮鬥,力求立足世間,在山野墾闢耕地營生。這裏並無任何政府用地規畫條例;通常是長老獻上一塊耕地,其他信徒獻上材料,大家親力建造一所房屋,作為教堂。來到這幢泥石小屋之前,親睹信徒獻上他們賴以養生的物事。
窮鄉僻壤未有現代通訊,無法預早聯繫信徒;健步如飛的尼泊爾同工卻能迅即奔走全谷,告知各方,安排即時聚會。農村生活就是彈性適意,只隨陽光,沒有時鐘。我們首次與 Khaling 弟兄姊妹「聖徒相通」。聚會大約一小時多,至六時我們必須離開了,能投宿的客棧還在遠處。
這回真要急步趕路,結果天已全黑才來到客棧。匆匆吃過稞粑和快熟麵,已近晚上九時,不過還要再出發。這裏山上有一所新建的 Khaling 教堂,同工早已奔走上山聯繫信徒聚會。只因我們走得遠比本地同工估計的更慢,……。這時手持電筒,深夜踏足山間窄路,半小時間,眼前只有漆黑。
喔,村民從來不會深夜出戶,卻都仍在熱切地守候我們。大家在小屋教堂舉行簡短聚會,一起禱告,同領聖言,彼此問安。
區伯平(撰文、拍照、繪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喜閱.門徒】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