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員之間最常出現的糾紛,就是「誰最重要?」。有誰不想成為家裏的重要、核心人物,但究竟是由誰去決定誰最重要這件事呢?甚至,在一些臨界點上,我們要被迫作出決定。你知道家人的選擇,也知道自己的取向嗎?而這些取向又基於甚麼呢?這許多問題的答案都直指家的價值觀,與及家的傳統和文化。傳統和文化像房子的棟樑般,支撐着整個房子,所以但凡是家的傳統、文化和價值都不容易被推翻的,因為家中成員都會守護和維護着。
最近有一位年輕人就是有這方面的矛盾和困擾。他大概三、四十歲了,還未置業,眼看樓價不斷的攀升,如果要買房子,大家一定要省吃儉用,未來的日子可能很艱難。傳統價值是先苦後甜,但是在個人感受上,他不服氣去過這種生活。在他的心裏存在許多掙扎,是傳統的安全?或是體恤照顧自己的需要呢?別人的看法、自己切身的感受,誰較重要呢?
二分法的決定是取與捨,但家庭治療的做法卻是平衡、溝通與疏導。決定不了的事,需要詳細討論,大家一同分擔及分享,解決並不一定是二選一,經過討論之後選項可能多了很多。選擇多了,自然感覺自由了、舒服了,家的氣氛自然又融洽了!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