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底層的十億人》


3031 期(2022 年 9 月 25 日)
◎ 窮遊非洲未必窮 ◎ 趙煥明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非洲長途車上,想東想西,打發時間。喜歡托爾斯泰(Tolstoy),想起《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的開場白:“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奇怪地,聯想到 “The Bottom Billion”(《最底層的十億人》),作者保羅•科利爾教授 (Professor Paul Collier)論證全球最貧窮國家面對的四個困境(traps):(1)Conflict(戰亂衝突),(2)Natural Resource(天然資源),(3)Landlocked(內陸無港口),(4)Bad Governance(差劣管治)。

  很少人對馬拉維(Malawi)這些又窮又遠的地方有興趣,科利爾教授是例外的一個。六十年代尾,他是牛津大學PPE課程高材生,(PPE 即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哲學、政治及經濟),畢業後卻選擇非洲,研究貧窮,充滿熱情理想地希望協助非洲國家發展、脫離貧窮。馬拉維1964年才脫離英國獨立。牛津校園內,科利爾認識了來自馬拉維的同學,或者因此,馬拉維及非洲在他心中擁有特別位置。

  除了在哈佛大學及牛津大學教書外,科利爾教授曾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工作。他做大量資料分析,也常走到非洲,跟官員深入討論,探望最前線的貧困社區,接觸每天在底層生活的十億人。

  真正改變不單要在象牙塔做學問,更要教育民眾。科利爾教授不單寫學術文章,更寫普通人也讀得懂的書,為貧窮發聲,《最底層的十億人》便是例子。科利爾教授也出席講座,評論政策,不怕指出政府的壞政策。例如,英國長期向非洲一方面提供大量援助,另一方面又不斷用優惠待遇吸引非洲的醫生及護士移居英國,「一個醫生一個護士在馬拉維或塞拉里昂的貢獻遠遠大於在英國。」科利爾教授說這是不道德(unethical)的政策。

  五十年的耕耘,他明白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深淵,有氣餒,但沒有放棄。托爾斯泰說:「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或者,科利爾教授會說:不幸國家的困境國國相似。

  趙煥明 (文、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