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間小堂會,意外地觸動以至參與尼泊爾一處僻遠語族的譯經企畫,固然奇妙;往後雙方合作的歷程和方式,更屬奇詭奇葩!
譯經機構主管 Simon 與我除了初遇時的簡短對談,及日後每年探訪相聚之外,我們一直未有直接聯絡,甚至未有交換任何聯絡方式。由尋問譯經直至十一年之後完成企畫,所有溝通都經由我們的宣教士C&M居間轉告。不單如此,雙方由始至終更未有設定一紙「意向書」、「備忘錄」或「合約」之類文件紀實。十一年以來大家互敬互信,僅僅藉由C&M轉告各項事務及辦理財務;歷來「牙齒當金使」,而且都是「真金白銀」!
辦事不依「現代規範」,看似冒進,卻成了美談佳話。C&M擔上超級連繫人角色,尤其妻子M。大多數差會的慣例,單單算丈夫作正式宣教士,視妻子為同行家眷而已。因此妻子在工場不一定有實職,她需要摸索定位,自尋事奉角色。由於 M相對沒那般繁重職務,自然成為譯經企畫的主要超級連繫人。大家清晰,這並不是M的職務責任,而是她在日常工作以外、作主門徒的「私人事奉」。
我不想這項另類事奉使M生活增添煩雜,囑她不必定期凡事報告,我們只需知道一些進展階段,好讓信眾緊貼關心。若遇有事項調度亦不必每事問,她在前線必能作更適當的決定。……
能互信就好辦事。
區伯平(撰文、拍照、繪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