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萬民代求


3030 期(2022 年 9 月 18 日)
◎ 釋經講道 ◎ 高銘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聖靈降臨後第十五主日

  (摩八4-7;詩一一三1-9;提前二1-7;路十六1-13)

  當我們查考提摩太前書二章一至七節經文的內容,便會發現當中很多「所有」一字或其有關的字,包括:所有人(v.1)、所有在上掌權(v.2)、所有敬虔(godliness)及聖潔(v.2)、所有人(v.3)、救所有人(v.3)、期望所有人得救(v.4)、神的心意去拯救所有人(v.5)。因此,經文的重點便是「所有」,保羅所記念的就是所有人的得救問題。我們或會把焦點放在為君王及政權代禱的政治性身上,彷彿整段經文都是說政治,可是焦點卻應該是「所有人」身上,而君王與政權只不過是讓所有人得蒙拯救的工具而已。因此,我們要離開純粹政治性的向導來解讀這段經文,把焦點集中在的神學信息。提摩太前書二章一至七節提到「為萬民代求」的三個原因。

  第一,經文第一至二節指出保羅力勸提摩太第一件必須要做的事,就是要為萬民、君王及所有地上掌權的代求,這樣的代求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我們」能平安及安靜地度日,並且在敬虔及聖潔當中度日。經文用了「我們」,除了是指保羅與提摩太之外,更加是指整個教會的羣體。因此,為萬民代求的目的是涉及「我們」,就是整個信仰羣體,它不是為了讓信仰羣體得到利益,也不是為了謀求教會在社會上的地位,而是為了讓教會在敬虔與聖潔中安靜地度日。既然敬虔(godliness)與聖潔(holiness)都是教會生命的見證,那麼,為萬民代求的目的就是要教會活出他應該有的神聖見證。簡單來說,祈求所獲得的平安與安靜並非為了繁榮安定,而是為了讓教會能活出真正敬虔與聖潔的生命,這才是代求真正的目的。

  第二,保羅提到為萬民代求的本質以及背後神的心意。首先,保羅認為「為萬民、君王及政權代求」是一件好事(這是好的),也是一件在主面前蒙悅納的事,當中「蒙悅納」(acceptable)的子句採用了舊約祭司傳統中獻祭的字句,就是說,燔祭的奉上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蒙悅納」。現在保羅採用了祭司傳統的字句,就是要說明「為萬民代求」其實是一種獻祭,是一種會蒙神悅納的獻祭。之後,經文在第四節指出「為萬民代求」背後神的心意:「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當中的「為萬民代求」的「萬民」對應了「他願意萬人得救」中的「萬人」,原來,我們之所以為萬民代求,正正就是合乎了神那願意萬人得救的心意,並且神的心意不但是萬人得救,更讓他們明白真道。這種「他願意萬人得救」的心意正正與彼得所說的吻合:「不願有一人沈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這樣,「為萬民代求」並非一種政治行動,而是背後帶有神願人人悔改與得救的心意,是大使命的一部分。

  最後,「為萬民代求」除了是因為教會的信徒能敬虔與聖潔的度日;也除了是為了讓萬人得救之後,原來還有第三個原因,就是「一神一主」的原因。經文第五節採用了申命記六章四節的經文,指出世上只有一位真神,而在神和人中間就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這便是「一神一主」的原因。為何這便是「為萬民代求」的原因?答案是,耶穌基督的死與贖價並非只為了猶太人,而是為萬人作贖價,雖然教會只相信一神與一救主,但這並不代表耶穌基督只為某一些人死,既然基督為萬人作了贖價,那麼教會所關心的對象便不能只有身邊的人,而是萬民。因此,這種特別的基督論(Christology)決定了信徒代禱的對象,簡單來說,耶穌為萬人死,我們便為萬人代求。

  高銘謙(建道神學院滕近輝教席副教授)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