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盛世、亂世到末世的生命教育


3030 期(2022 年 9 月 18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教育主日

  近年香港許多學校都為學生提供「生命教育」,而在過去幾年,不論是二零一九年的社會事件,及往後近三年的新冠疫情,社會的遽變都為香港年輕人帶來莫大衝擊。展望未來,教會辦學又如何調整及更新生命教育的內涵,幫助學生面對時代的巨變,是我們所要認真探討的。

  疫情下香港以至全世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疫情始終有完結的一天,到時我們可如何「適應」過新的生活?

  當學生們不用再戴口罩,上學前不用再做快測,再沒有「網課」,回復全日授課,中午又可以在學校飯堂一起用膳,假期可以北上回內地交流⋯⋯。驟眼看樣樣回復正常,但當中又有甚麼是改變了的呢?

  習慣了三年或以上的「新常態」,發生在莘莘學子身上的,多數包括: 自己或家人之中曾感染過新冠,因而入過隔離營甚至醫院;有家人因新冠病逝,但之前又未能探視,鬱鬱而終;三年來天天帶口罩,保護得太周全,身體的免疫力因而減弱;長期困處家中,社交能力大大降低,易變成宅男宅女;習慣了上網課,對「實體課」反為不易投入及有怠惰感⋯⋯。上述種種皆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影響,不論是有形或無形的。

  對此,生命教育必須應對到上述的「後遺症」,幫助學生體認生命的脆弱和無常,人生的「恆定感」不在於政治或社經的強權,或者科技和醫學的權威,而在於交託給創造和掌管萬有的那一位。「生命教育」是否取得成效,也得看它為學生帶來甚麼啟發。

  聖經《腓立比書》提出了在變幻無定的亂世,人生最重要的基礎是甚麼?「我已經學會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任何事情,任何景況,我都得了祕訣。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1b-13)

  未來的生命教育,必須回應到地球環境、地緣政治、氣候變化、戰爭與饑荒,以至疾病與健康、天災與人禍種種課題。由「盛世」到「亂世」,以至「末世」,合宜而適切的生命教育正是不可或缺的南針。

  有首古老的聖詩《南針歌》,其中幾句道出了新時代生命教育的要旨:「世事反覆多變更,理想終於成泡影,因所希望皆虛空,枯本無源樹無本,求主沛賜救恩霖,潤澤栽培真生命。」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執行董事)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