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復得的喜樂


3005 期(2022 年 3 月 27 日)
◎ 釋經講道 ◎ 陳培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預苦期第四主日

  (路十五1-3,11b-32)

  路加福音十五章用三個獨有比喻來描述天國福音,把主耶穌所面對的事情、生平經歷及救恩的普施以不同角度來敘述,讓人全面理解。經文論及三個問題:人類的失落──失羊、失銀錢、失兒子;上帝鍥而不捨的追尋;慶祝失而復得的歡欣快樂。三個比喻各有不同強調,但經文主體顯然是在「浪子回頭」比喻。

   為人父親能尋回失而復得的兒子,當中的歡欣快樂真是非筆墨可以形容,這也是整個浪子故事的巧妙佈局與鋪排。小兒子的思想和行為實在令人遺憾,因為他身在福中不知福。他在家本來很好,家中有僕人、牛羊,一無所缺。他卻要求父親分家產,好讓他可以出外走走,浪跡天涯,見識世界。豈知他對大千世界、江湖凶險一無所知,結果卻落得迷失、受騙,窮極潦倒,最終竟連祖傳信仰的禁忌也無法避免,替人餵豬維生,陷入筋疲力盡、教人難堪困局。

  浪子後來醒悟過來,勇敢面對自己的失敗,明白過往所走的路全是錯的。浪子能死裏逃生,不是因為他的能力和功勞,而是因為老父有說不盡的恩典和慈愛。他決心回過頭來,重返父家。當浪子踏上歸途,相離還遠,他父親就動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感動的場面。

  這位父親一定是自從孩子離家後,日夜倚門企盼,等着兒子回來。如今孩子真的回家了,他是何等的高興和喜樂。且看福音書綿密的描述(18-24節):「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頸項」(主動迎接,不嫌污穢);「連連與他親嘴」(愛能遮掩一切過錯);「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父已先饒恕他,算他為義,配為兒子);「所以就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拿出來給他穿」(稱義的見證);「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權柄的印記);「把鞋穿在他腳上」(平安的福音);「把那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享筵歡樂,恢復能力);「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在罪上死去,卻在義上活着)。

  「浪子比喻」也可以從靈程角度去思考。已故著名盧雲神父(Henri J.M. Nouwen)曾著有《浪子回頭》一書,他透過默觀名畫家林布蘭「浪子回頭」畫作三年,復思想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比喻」中三個角色寫成。盧雲形容自己靈程第一個階段是小兒子。當他看到畫作中,父親那雙如母親溫柔的手擁抱着迷失的小兒子時,促使他放下迷失自我的長春藤大學任教生涯,決意回家。最後,他接受了「黎明之家」創辦人邀請,奉獻自己服侍殘障者。盧雲反思自己靈程第二個階段時,發現自己很像大兒子,因他是一個順從父母、主教及上帝的人,從來沒有浪費時間、金錢來追求個人享樂。畫作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屬靈生命,原來他一直活在嫉妒、怒氣、陰鬱及自義的境況中,猶如大兒子般似的。

  盧雲第三段靈程是要作父親。當他與「黎明之家」同工談起這比喻時,同工卻鼓勵盧雲說:「不管你是小兒子或是大兒子,你被呼召就要成為父親。」這話,不但使盧雲晴天霹靂,更開啟他學習如何作天父愛世人的踐行。對盧雲來說,父親的擁抱、寬恕及慶祝,是他在屬靈生命中的終極學習。

   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牧師尊崇的「教導耶穌比喻的大師」貝里(Kenneth E. Bailey;長期在中東地區宣教和教導聖經,《詩人與農夫》(Poet and Peasant)的作者)指出,「浪子回頭」的正確標題應該是「揮霍的父親」!這位父親真是又慷慨!又慈愛!毫無保留!毫不吝嗇!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全港聯合網上祈禱會】

【喜閱.門徒】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聯會消息】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