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衝擊教會羣體
 幫助年輕人面對危機


2981 期(2021 年 10 月 1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伯特利教牧及信徒進修中心已於九月九日舉行「在移民潮下,如何幫助留港年青人面對危機?」講座,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陶兆銘教授及伯特利神學院實用科講師鄭家輝牧師分別從教牧及社會工作角度,分享移民潮帶來的社會影響,並關注年輕人情緒變化及社會文化氣氛的轉變。

  陶兆銘教授直言,不少留港年輕人感到無力,有的更希望努力讀書然後移民。他認為需要探討如何在限制下成為自主的人,因為人必然有限制,不論是天生還是社會環境的限制。在二戰時期,心理治療學家Viktor E. Frankl就提出「心態的自由」,指世界任何的約束都無法約束人的心;但另一位心理治療學家Erich Fromm則選擇逃避自由,認為自由太沈重,因為要做一個自由的人必然與人有所不同,陶教授指要逆流而行非常困難,因此人很多時反倒放棄自己的自由。

  「這二十年間的青年工作圍繞着freedom of doing(行為的自由),今日有很多限制下,如果沒有freedom of doing時,會否有freedom of being(存在的自由)呢?擁有freedom of being縱使無自由仍可是個自由的人。」陶兆銘教授認為,在限制中尋找意義非常重要,這能夠讓人捱下去,而尋找意義不單指向將來,更重要是理解空白和缺損,他分享曾帶領留港青年一同回顧自身近兩年的故事,從中賦予新的意義。他續說,在限制中盡量發揮自己,就如踩着單車時遇見跑車,不一定想要擁有跑車,而是發現踩單車仍可有充實人生。

  陶教授指出,有本地研究發現讓青年人與成年人一同參與社區服務,能有效減低無力感。他坦言,是走還是留,這個問題困擾很多香港人,但在動物世界,不論大遷徙還是冬眠都不成為問題,正如Viktor E. Frankl和Erich Fromm可以有兩個路徑的選擇。他續言,香港的青年工作始於一九六七年,發生暴動之後,當時的人認為年輕人有些精力未能消解,於是通過康體運動消耗他們體力,惟今日應該從「recreation」到「re-creation」,嘗試再創造角度,抵抗宿命。他最後總結說:「青成共創或許不會為青年、牧養者和社區帶來巨大改變,但在今日社會環境下,盼望能連結在一起,能緩減失落和無力感。」

  傷痕神學作牧養 傷痕浮出再撫平

  鄭家輝牧師不諱言,青年羣體有四成人陷入抑鬱焦慮之中,最近做社關時,更發現青年人充滿敏感、不安和懷疑,會質疑善意行為背後是否存在其他動機,例如會思考資源從哪裏來、資助的錢是否用以攏絡人心等;教會界也開始出現互相指摘及懷疑,移民與否的話題更掀起對罵。

  他指,今日的困境在於對未來的不安心理、依附關係不穩,牧者和朋友離開,身心不平衡,造成心靈危機,又缺乏自我認同及生涯定位,失去規畫方向,「很快變成下流社會,或者活得不真誠。」他認為牧者需要耐心地認識青少年人,因為他們不少已經受了傷,因此應當作哀傷輔導,給予時間讓哀傷浮現再處理;其次,協助青少年發展工作及成就,幫助那些待刑的青少年投入社會服務或其他工作;並且鼓勵及允許青少年保持對未來的想像,「青年工作就像進入泥濘中打滾,今年他們的情緒和複雜程度、對社會的怨氣和迷失、對人的不信任是歷年以來最高,甚至成年人表達關心,他們都覺得是為了改變他們的想法。」

  他建議牧者要以傷痕神學作牧養,明白青年人的傷痕,等待傷痕浮出再撫平,同時承認自己是負傷的醫治者,同樣會被攻擊,承接他們的情緒也不容易;最後是在困逼之中作門徒,過去的日子過得很舒適,但要思考未來如何幫助留港青年人用新方式繼續生活。鄭牧師補充,回歸後的教會一直以巨型堂會形態發展,未來應該會改變形態,因此牧者更多是以過客身分陪伴青年人,應以帶領他們自己時刻仰望神為目標。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特稿】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