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為主作工抓緊使命
 宣講整全聖經真理彼此牧養


2954 期(2021 年 4 月 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過去兩年經歷社會運動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整個社會出現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教會也無法置身事外,牧養處境愈來愈具挑戰性。信義宗神學院已於三月十五日在網上舉行「二零二一年黃德榮教牧學講座」,信義宗神學院院長周兆真牧師以「時代工人:非常牧養下的非常牧職」為題,指出縱然新常態下社會環境急變,但牧者也要抓緊使命,宣講整全的聖經真理。

  周兆真牧師指出,新常態是由二零一九年社會運動及去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引致。隨着新時代到臨,資訊已經泛濫,互聯網雖收窄了時間和空間,但人與人的關係卻比從前疏離,人變得愈來愈自我中心。至於教會在新時代下亦面對很大衝擊,如「家長式」管理及權威不再、信徒在疫情下無法聚集等,加上社會撕裂嚴重,香港在兩年間經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計畫藍圖 應對時代挑戰

  「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上帝兒女自由的榮耀。」(羅八20-21)他指虛空一詞看似令人泄氣,但經文並非指受造物在虛空下結束,相反是仍有盼望。他又指,有人在處境下灰心失意,不知結局如何,甚至不懂如何祈禱,他提醒:「難道我們懷疑,因為所希望的事沒有成就?我們就灰心,因為上帝沒有做我們想祂做的事情?我們不再祈禱,是因為我們已有結論?」他坦言,新常態下確實有人受苦,發生的事又在預計之外,於是人便無力招架,所以新常態下的挑戰,在於如何作時代工人服侍這世代。

  周牧師以公元七十年耶路撒冷聖殿被毀一事,解釋新處境下可如何自處。當時,很多人眼見上帝的居所被毀,獻祭無法實行,哭聲響徹整個聖城,其中一位猶太最出名的拉比卻稱:「從今日起,將學習律法、聖經化作我們的崇拜和獻祭。」周牧師認為,拉比的說話帶來三個提醒,第一是上帝容許聖殿被毀,人便應打開胸襟接受不能逆轉的事實;第二是世事確能驚天動地的改變,但使命不變,上帝子民仍要崇拜和獻祭;第三是必須在聖靈引導下,找到符合信仰的事討上帝喜悅。結果,猶太人多年來的「學習」,讓他們寫下口傳律法和一本本偉大的著作,時至今日,猶太人在各個領域上均有出色成就。

  因此,周兆真牧師認為應對新常態挑戰,首要計畫藍圖,縱然時代、科技和環境改變,信徒傳揚的同樣是二千年前的福音故事;即使在異地傳福音,難免需要神學本色化,但強調牧者不能只順從讀者的喜好或感受宣講,否則長久下去,只會得到虧缺及不整全的信仰。他又以出埃及記為例,以色列人在那段時間經歷上帝恩典,遵守律法和建立會幕崇拜生活,對信仰發展和日後建國均有極大意義;至今,以色列人代代相傳祖先出埃及事蹟,甚至成為不少聖經書卷的骨幹內容,可見上帝救贖不會過時,新常態牧養也不可脫離舊常態,因當中有些原則仍要遵守和注意。

  周牧師表示,教會在新常態下仍要注重信徒宗教教育,因教會是訓練時代工人和領袖之地,必須為信徒建立正確的信仰觀念。其次是以謙卑態度學習聖經,承認自己學問不足,未能透徹理解聖經,所以要繼續懇求聖靈幫助。「不要動輒便說聖經前後矛盾,也不要挾聖經權威達到自己目的,這才是尊敬神話語。」他重申,自己並無確實藍圖,但提醒作為時代工人,必須常存感恩的心,以非常的心志迎難而上。

  家庭牧養 學習接納信任

  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歐醒華牧師分享「非常牧養──後疫情時期的家庭」,他指不少人以為,「理想」的家庭牧養就是主日返教會、各自返團契、飯前謝飯祈禱及家庭崇拜等,卻忽略了背後的真正目標。他認為,經歷過去兩年發生的社會運動和疫情,教會和家庭同樣面對巨大轉變,家庭成員必須彼此牧養。

  首先,長輩和後輩均需承認彼此存在文化差異,建立一個大家都有公平發言權的平台,促進溝通和聆聽。第二,父母要容讓子女犯錯和做抉擇,他們才能負責任承擔後果,提升其自主性。第三是建立信任與接納的文化,他解釋信任是要向對方表達軟弱,才能慢慢建立信任;接納則需要恩典,正如天父憐憫和原諒不配的人,當信任的人犯錯,自己也接納和給予機會。他強調,家庭是要彼此牧養,而非單靠牧者,尤其身處艱難的世代,家庭成員必須謙卑聆聽對方。因此在家庭牧養上,教會不是多辦佈道會便能解決問題,而是在外圍疏導,為家庭締造溝通的機會,讓家人能夠信任對方。

  歐牧師亦分析分齡牧養下的家庭關係,他指分齡牧養雖更能關注人的獨特性,而且能因應不同年齡層的需要,調整聚會時間及牧養方式;但卻因為各自活動,削弱了家人間的關係,也忽略了不同年齡者本需學習相處。另外是信仰層面,分齡牧養因可進行針對性活動,故會眾更容易連於基督的信仰,但由於不同年齡者沒有溝通機會,故也難以互相分享信仰。他形容,過去分齡牧養的「利」已成為今天的「弊」,但提醒更改牧養方式前,必先讓會眾自主選擇。

  至於後疫情時期的家庭關係,他稱「血緣關係」和「一起生活」原是家的定義,但意義上「血緣關係」實是上帝賜予的,並非出於自己的能力;「一起生活」則是為了學習愛與被愛,在天父的家庭中接納和信任對方。他又談到家庭禮儀,稱牧養和宣教的基本單位不是個人而是家庭,目標除了將福音與未信家人分享外,更要將信仰與人生經歷連結,達至信仰生活化的目標。家庭禮儀範例包括婚姻祝福禮、嬰孩奉獻禮、新屋奉獻禮、拆除偶像禮、退休感恩會……等,藉禮儀表達感恩、渴望轉化和奉獻之情,把握時機展示信仰。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