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宣教與牧養
 多角度反思教會本質


2948 期(2021 年 2 月 21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疫情發生至今已逾一年,教會崇拜及活動被迫改以網上進行,新常態下各教會均以不同方式繼續牧養信徒。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宣教與人才培訓委員會已於二月四日,於網上直播「疫情日常下的宣教與牧養」網上講座,多位牧者從堂會、歷史及神學角度回應議題, 分享疫情下的反思。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友愛堂堂主任胡家豪牧師從堂會角度,分享疫情下教會的牧養策略。他強調,上帝的愛不會因疫情而斷絕,教會在困難處境下更要思考如何踐行福音使命,同時讓會眾感受到的教牧的關懷。

  發揮創意 疫下關懷會眾

  在事工方面,他坦言教牧工作量在疫情下沒有減少,同樣需進行崇拜講道、敬拜和網上關顧等,加上人手不足,如要開拓其他事工難免感到吃力。因此,教會邀請資深義務或顧問同工錄製主日學課程,又與部分傳道同工或神學院導師合辦課程等,短片設即時問答時段,並為限時收看性質,盼能吸引弟兄姊妹觀看直播。

  兒童事工則強調互動性,每週製作短片及設聖經分享時段,同工將預備小禮物待疫情後贈予小朋友,增加他們參與動機。至於青少年事工應以建立關係為主,他表示青少年長時間進行網上課堂,尤其中學生更習慣「掛機」,難以在網上平台令他們專心學習聖經。因此,他強調教牧可透過網上遊戲與他們建立關係,過程中多聆聽和溝通;部分福音興趣班亦可改以Zoom應用程式進行,以烹飪班為例,可先速遞食材及所需物資到他們家中,隨後一同於網上進行活動等。最後是成人事工,他表示教牧主要在社交媒體羣組中關心他們,每逢節慶剛準備小禮物送到其家中,以此表達教牧同工的關心,有會友表示窩心,稱疫情下得以與教牧重新連結起來。

  他續言,疫情下要有新思維模式,憶述去年初首次暫停崇拜,教會奉獻「插水式」下跌;從前如要改變奉獻形式或要經長時間討論,但在特別處境下,大部分教會均反應迅速地設立了多元化的網上奉獻渠道,「被成長」的速度前所未見。

  他直言,網上直播雖難以取締實體活動,但當無法進行實體活動時,網上活動便是唯一的出路,教會必須盡力做好。他勉勵堂會:「兩者(網上和實體方式)在堂會要努力提升和做得更好,不論講道內容、表達過程,及在網絡平台讓弟兄姊妹看得舒服,以致不與世界落差太大,這樣才可應對未來突如其來的變化。」

  艱難處境 再思教會角色

  香港聖公會聖三一座堂主任陳國強牧師分享由賴特主教撰寫《上帝與疫情》一書,從基督教信仰反思新冠病毒及其影響,同時提醒教會在危急存亡下可作的事。去年,不少人的教會觀只停留在狹隘的建築物內,只着重疫情下禮拜堂應否關閉的問題;作者提醒,教會無疑是神聖空間,但神聖空間不會只局限於教會建築物,而是跳出框框,出到街上和社會中,只要有上帝存在就是神聖空間。故作者認為,教會應思考如何幫助這個時期的人,如歷史上曾出現天花、痳疹、黑死病等大型瘟疫,教會均積極回應,透過醫治、關懷、為病人祈禱參與前線教會的抗疫工作。

  作者亦言,崇拜實體聚會雖然停止,但從不會停止進行上帝的工作,「賴特主教不斷提醒,實體聚會不會是唯一一個形式彰顯上帝的工作,當中還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所以不論是牧師或信徒,都不應在Covid(新型冠狀病毒)最嚴峻時在社會缺席。」他續言,基督徒在這刻能作甚麼便作甚麼,關鍵是要有創意,成為上帝的手和腳去見證祂,並多留意別人的需要。

  有言,今次全球疫情是末世的象徵,甚至說上帝藉病毒進行審判,又有人不斷怪責他人和其他國家等。他引述該書內容指,作者未有找到足夠證據證實這些說法,但重申這是一個讓教會去哀悼和表達悲傷的機會,同時反思在疫情下應作的事。他補充,哀悼並非軟弱,而是愛的表達,更合乎《詩篇》中的教導。

  神學反省 期盼未知將來

  墨爾本神學院高級講師林子淳博士從神學反思分享「在疫情下重思教會論」,他指去年三月中全球教會突然進入新常態,不能再舉行實體聚會,而大部分堂會迅速在數週至一個月內已重新以不同的網絡形式崇拜;至年中教會更由惶恐不安,到反思網絡聚會。

  他分享澳洲教會自封城後,有教會的聚會人數不跌反升,也有發現會眾流失;奉獻亦有出現下跌超過一半,也有實體聚會後收回奉獻,他認為新常態永遠在張力之下。他續言,討論疫情過後是否仍保留網上聚會,令教牧處於兩難,因部分信徒已感無須再參與實體聚會,惟線上線下是兩套資源,長期運作等同營運兩間教會。

  林博士又坦言在疫情期間曾參與香港母會的網上聚會,能再遇舊會友雖感開心,但感覺卻像電影選台。他提醒信徒要小心消費主導的心態,發展網上聚會時,「技術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使用者的心態和教會如何展現其本質。」他又言,基督教的崇拜和各式事工早有網絡先行者,疫情的發展只是迫使教會必須面對這種形式,以及放大了許多長久以來已積存的問題;即使實體聚會仍可缺欠,不是形式問題,而是不同狀態處境下一同體認主的同在,成為使命主導的教會。

  他以猶太人突然亡國,聖殿被拆毁,茫然不知所措提醒,教會的存在是神蹟恩典,猶太人失去聖殿後,仍在外邊繼續祈禱、燃香、守節、背誦經文等,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基督徒今日忘記了初期教會早就克服了這種茫然,耶穌曾以自己身體比擬聖殿,被拆毁三日內可重建。我們後來所建的聖殿都是不完美,做得多好仍是冒牌貨,故要期待非人手節造之聖所中大祭司,並期待將來寶座前的敬拜。」

  「我們被lockdown(封城),但耶穌從來未被lockdown(封閉)。」林博士強調教會本身就是聖禮,但網上聚會令聖餐失落感放大,各教會依據宗派傳統和禮儀各施各法。但他提醒聖餐作為一種團契,除了縱向有神聖臨在外,也包含橫向的聖徒相通,同享筵席,這也解釋了不論是透過螢幕觀看或領受聖餐仍感失落,但聖餐不止記念過去,也是跨世代地預嚐天國盛宴,為了期待將來。

  「不要以為既有的聚會形式是必然和永恆,就如過去的會幕和聖殿,上帝在歷史中可以隨時作新事。」他最後說,缺欠可能是好事,以令人期盼將來會有更好,當下的新形式也可以成為習慣,追想過去的美好光景,是推動力人往前邁進的動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字遊行】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