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對教會有很多提醒及鼓勵,期望教會能承擔及回應社會裏貧乏人的生命,不要成為離地的教會;亦期望能對社會事件有最先、最前的回應,不要成為躲在洞穴裏不知世事的教會。的確,今天面對社會的挑戰實在並不容易;但卻不代表教會沒有在歷史裏汲取前人的經驗。特別當我們每次同守主餐,讓我們能回想主耶穌拯救歷世歷代眾人的恩情,更讓我們透過等候祂的再臨,期待新天新地活現於這世界,萬物因此而得到更新。
面對新處境的挑戰,看似是困局,但起碼我們有兩個向度值得重溫。首先,教會是由歷世歷代同蒙主恩典的弟兄姊妹而組成,大家在歷史裏一直與艱苦困難一同生活,這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場景,更是我們在其中親身經歷被主拯救的現場;信徒與苦難根本就是互為關係的,在困難的過程中我們更深被聖靈啟迪,使我們能脫離以自己為尊的生命,這正是因罪的苦難被神顛覆的過程;往後因着聖靈幫助我們在羣體中,更深體察三一神引領我們能有勇氣面對艱難及挑戰,得以遊走在捆綁與自由之間。故此,回望同為肢體的前輩,幫助我們更確定跟隨基督的門徒身分,我們並不孤單。另一方面,等候主耶穌再臨,期待萬物被主耶穌的救恩更新,應是一件令歷世歷代的門徒充滿動力的盼望。若只有一人在等候,可能是自己一廂情願世界需要改變;但透過眾人從苦難而邁向光輝的盼望,這才是主耶穌啟示的重要恩典,使我們能離開只靠自己雙手,重回拯救之事是只有三一神自己能安排成為核心。
基督的身體,不是只有今日的弟兄姊妹,而是包含古往今來的所有信徒;我們同感、同悲、同喜,互相鼓勵、互相守望、互相代禱。願聖靈在我們當中引領及啟迪,使我們能有力量活在黑暗中成為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