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若狂


2907 期(2020 年 5 月 10 日)
◎ 天角一坊 ◎ 艾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我為這個機會等了半個多世紀,為的是再一次向您表達我的誓言,我永遠愛您,忠貞不渝。」(加西亞‧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或譯《霍亂時期的愛情》)

  出生於哥倫比亞的馬奎斯(Garcia Marquez, 1927-2014)長篇小說《愛在瘟疫蔓延時》寫拉丁美洲「千日戰爭」前後一個橫跨半個世紀的愛情故事。拉丁美洲書評人稱它為「愛情大觀」、「愛情戰鬥史」、「愛情教科書」。作者用倒敘方式,透過幾個年老衰敗的男女憶述年輕時的輕狂與愛戀。

  小說以自殺案開始。烏爾比諾醫生(以下簡稱烏)從六十歲摯友自殺後留下的信得知,他因階級禁忌隱藏一段不可告人的戀情。不久烏意外身亡,真正的男主角阿里薩(以下簡稱薩)才出場,他現身烏的喪禮並向未亡人費爾米納(以下簡稱費)表白愛情。費憤怒地趕走薩。這種開局下,他們年輕時的故事展開,回憶與現實交錯。薩怎樣對費一見鍾情,為她寫情信、拉小提琴、腹瀉嘔吐、不吃不喝;費則在姑媽默許下開始與薩交換情書,私訂終生。費的父親雖曾企圖阻止,甚至向薩開槍,薩卻說:「沒有比為愛情而死更光榮的事情了。」可是,最後費因自尊與虛榮而改嫁烏。「這時候,阿里薩正躺在那艘不該載他的被忘卻的輪船的甲板上,發高燒,說胡話,願意為她而死。」

  薩陷進無法復元的痛苦。他一生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等烏死後與費再續前緣。他縱慾麻醉自己,將其622段霧水情緣記錄到二十五本冊子中。來到故事尾聲,費再次收到薩定期寫來的信,並因信中對人生、愛情、老年和死亡的思考所顯示的智慧,走出喪夫之痛,對薩改觀。小說結尾,兩個逾七旬的老人在郵輪重燃愛火。身為船公司老闆的薩決定佯裝船上有瘟疫,請船長在這艘「新忠誠」號掛上黃旗,讓船來來去去直到「永生永世」。

  浪漫的愛情不再只關乎鮮花、青春與情慾。作者成功將霍亂、衰老、死亡等意象與愛情緊扣起來,所謂霍亂只是愛情的隱喻。費結婚當日,薩處身輪船,霍亂肆虐,發脹發綠的屍體漂過。他不知屍體「到底是霍亂還是戰爭的犧牲品。但那催人嘔吐的惡臭,卻和他思念中的費爾米納摻和在一起。」自始,薩就一直與近視、慢性便秘、禿頭、假牙、反覆的淋病搏鬥。另外,小說開始的自殺案,與將近結尾出現的他殺新聞(一對各自有伴侶兒孫的年老男女四十年來偷偷一起度假,遊玩時被人打死)遙相呼應。還有薩最後的年輕情人阿美利卡(十四歲時薩任其監護人)因不倫之戀的結束而輕生。厭惡性意象伴隨着刻骨的愛情,遊走於十九世紀末戰爭與霍亂頻仍的哥倫比亞大背景下。

  同樣高傲的烏與費,婚姻只是表面風光,「他只向她奉獻塵世間的東西:保障、和諧、幸福」。但愛情卻以瘟疫的方式滲進薩的血肉,透過這些病徵,愛的熱烈與顛狂躍然紙上。甚麼是真愛?烏那種以自尊自我為中心的清醒,跟薩缺乏理智的瘋狂,哪一種更接近?歷史中為愛作出非理性行為的佼佼者還有耶穌。聖經記載祂本是神,卻願放下自尊和安穩,到人間經歷憂患,接受當時羅馬最殘酷的刑罰(十字架),為罪人受苦受死。這發生於本質差距極大的人神之間的真愛,那種災難、折磨、死亡、愛情之間複雜卻說不盡的關係,震懾靈魂。

  

  艾阮:基督教文藝創作人,矢志以文字、音樂、繪畫服侍並享受神。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