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悲情 只有祝福


2907 期(2020 年 5 月 10 日)
◎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年少時一次與死亡相遇的經歷,曾詠恆最終當上了醫生,及後加入內科腫瘤科專科,別人看似充滿悲情的病科,她卻說醫患關係密切,「有很多精彩故事進入我的生命」;這種開放和謙卑的心態,讓她後來參與醫學院制定人文醫學課程時更加到位,而在診治與教學研究外,更幫忙創建病人組織,呼籲教會開放地方接納癌症病人。這一切只因她相信「我現在有的生命,都是上帝額外給我的」,必須更加珍惜,不要虛度。

  奇蹟在我身上出現

  曾詠恆清楚記得那天是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七日年初五,在拔萃女書院就讀中六,正埋首於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的分組報告時,突然半身麻痺而倒下,一片漆黑中感覺如靈魂出竅,卻說不出話來,兒時片段一幕幕重現眼前,驚惶之際心中向上帝呼喊,「如果祢將生命還給我,我會一生服侍祢」。未幾就感到靈魂回歸體內,並聽到救護車的聲音。

  經檢查後發覺原來腦內有一個血管瘤,需要之後動手術根治。就在手術前的血管鏡檢查時,曾詠恆再次向上帝祈求,結果兩小時後,醫生說「血管瘤消失了」,原因不明,就這樣避過一刀。事後再到其他醫院檢查,確認同一結果。「我理應離開上了天堂,所以我就視當時為第二次生命的開始」。

  這位家族中的第四代基督徒,其實早在中四、五時已想過當醫生,還想做精神科,帶領人信主,中六的經歷「讓我更明白病人或家人的感受」,最後走上這條醫路。

  新成立內科腫瘤科帶來契機

  一九九九年醫科畢業,實習後曾詠恆繼續在瑪麗醫院作三年內科專科基本臨床訓練,之後本打算往老人科發展,碰巧香港大學在那時沙士後成立內科腫瘤科,經與老師和學長商談後,便決定嘗試,卻也提供她一個新契機。

  原來過往都是按資歷被派到海外受訓,但因為這是一門新的科目,加上當時其他專科比較資深的醫生同事選擇暫不出國訓練,於是一般需在香港完成三年專科訓練才有的機會出現了。當時的部門主管在一個月內通知曾詠恆出國受訓,就是這樣她在二零零四年被保送到英國倫敦皇家馬斯登癌症醫院,在早期開闊了她的視野和國際人際網絡。

  死亡不是負面

  對於內科腫瘤科,很多人都認為是一個悲觀的病科,因為病人情況嚴重,最後多數會離開世界,但曾詠恆卻看到另一幅圖畫。她說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但中國文化卻避諱「死亡」二字,當她嘗試可以怎樣真實地、坦誠地和病人及家人去討論這件事時,很多時會出現一些關於生命和信仰的問題,「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

  當中她亦看到即使初期難免害怕,但最後「有很多家庭因為這個病有很多正向的轉化」,變得團結,關係亦修補了,讓她感受到親情裹面滿有愛的存在。

  隨着醫療的發展,癌症已變成慢性疾病,曾詠恆跟病人見面的次數頻密,彼此關係密切,互相影響。縱然有的生命短促,依然活得精彩。所以每當有病人離世,曾詠恆都會盡量出席他們的喪禮,那管是甚麼宗教儀式,「我覺得這樣比較圓滿」。

  她很記得六、七年前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媽媽,醫護本準備與她一家慶祝最後的一個母親節,豈料因病情惡化而需要提早舉行。媽媽雖在丈夫和兩名幼子陪伴下吹蠟燭,但四周氣氛卻是沈寂的,「當時場面很悲傷,全部人都靜默下來」,曾詠恆這時想起當時還在唸幼稚園的女兒教她唱的《我愛我的媽媽》,於是就教那兩個孩子唱,接着整間病房跟着唱,「場面非常溫馨,有些人更哭了出來」。那個下午病人就離開了,丈夫非常感激她和團隊為妻子所作的一切。

  「我覺得是有上帝的安排,我覺得這並不是偶然,因為我女兒不是經常唱歌給我聽。碰巧是母親節,老師教她唱這首歌,我又碰巧記住了歌詞」。

  醫生要學懂人性化

  除了臨床工作,曾詠恆亦參與教學。二零一二年教育制度改為334,原本要讀五年的醫科變成六年,於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增設了人文醫學一科,將它包含在六個學年內,一至六年級醫科生都要修讀。當時曾詠恆有機會參與的三人團隊於二零一一至一二年負責了這個課程的先導計畫(pilot programs),並憑此於二零一三年獲香港大學「傑出教學團隊獎」。

  她說今天當兩間醫學院都是比較着重收尖子的時候,學生或會只因為成績好而修讀,但「其實成績跟做醫生是沒有絕對一定關係的」,反而是「你一定是要對醫學有熱情,要喜歡你的工作」;同時間,公眾對醫生形象想得太神化,很多醫科生亦將自己想得太高,「我們就想讓學生知道醫生不是神」,否則當他們真的遇到挫折時,就未必容易接受到。

  計畫透過課程鼓勵他們保持其他興趣和課外活動,不可只有讀書,要有全人發展;又會討論關於犯錯的問題,像今天醫療失誤事故。後期亦會談到死亡的命題,亦會去殮房理解其運作等;其他還包括跟醫學有關的文化、藝術、歷史等。曾詠恆希望透過不同人文角度的切入,讓醫生的訓練除了強調科學外,更能夠人性化一點,全面一點,縱使畢業時沒有太多的人生閱歷去面對生死,至少在課程裏預先接觸過,懂得關心別人的感受,減少溝通上的問題。背後最重要的,是學習包容與開放,「我可以跟你理念完全不同,但我們依然可以溝通」。

  教會的使命

  十多年前,曾詠恆認識已故癌症病人陳偉義弟兄,他最先在自己的教會宣道會藍田堂成立癌症團契,後來發展愈來愈多人,甚至遠至天水圍、上水,由病人家屬攙扶着或是推着輪椅來。陳偉義看到這個需要,希望每區都有教會開放去照顧這羣病人和家屬,於是二零一零創辦香港基督教癌症關懷事工聯會(簡稱「癌聯」),曾詠恆成為其中一位創會顧問。

  她說昔日教會在香港五十年代剛發展時作出不少貢獻,提供教育、醫療、社福等服務,抱有使命。今天自己作為醫生,要實踐基督全人治療的精神,明白「病人需要被聆聽,被接納」,即使病人有很多錢能負擔昂貴醫藥費,病情處理得很好,依然有很多憂慮,有很多心靈上問題,而「基督信仰就正正能了解,給予病人心靈社交的需要」。

  所以她希望教會可以做得更多,不只是去探訪和祈禱後便離開,而是伸出援手,譬如在社區開放某個禮堂給他們入內,那管只是坐一會談天,已經很好了,就如昔日耶穌說要給別人一杯涼水般。「癌聯」推動教會組織癌關小組,為有需要的教會及小組提供專業及牧關的支援;「如果有教會說不懂找人,又冇資源,又不知怎樣帶團契,可以聯絡我們」。今年二零二零年剛巧是「癌聯」成立十週年。

  如果讓曾詠恆重新選擇,她說依然會選擇做內科腫瘤科醫生,「我覺得上帝創造世界的時候,衪容許癌細胞的出現,但也關愛病人」,而上帝引領她走上這條道路,就是學習去服侍這個羣體,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因為「基督教信仰就是盼望」。

  曾詠恆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訪談日期︰2019年3月27日

  訪談學生︰楊雅雯、廖翠彤 / 香港浸會大學

       蕭嘉昕、張茵嵐、歐嘉蕙 / 協恩中學

  整理與撰寫︰馬少萍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