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生涯四十二年


2892 期(2020 年 1 月 26 日)
◎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一九五八年中六畢業後,華潔瑩入讀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下稱那打素醫院)的護士學校,完成了三年普通科護理和一年產科訓練後,便加入那打素醫院;一九七三年隨從院長巴治安醫生(Dr. Edward Paterson) 轉職新開辦的基督教聯合醫院,直到二零零零年退休。四十二年的護士生涯中,見證這兩座姊妹醫院如何透過醫療服務實踐基督精神,並跳出傳統醫院只在醫院內照顧病人的局限,建立「無牆醫院」的示範藍圖。

  由護士訓練學校開始

  當年華潔瑩已獲大學取錄,不過由於弟妹眾多,只好選擇學習一門專業,只是「在那個年代,女孩子就業的選擇並不多」,入讀護士學校是個不錯的選擇,「當時那打素醫院很出名,香港是無人不識」。

  事實上那打素醫院早在一八九三年已開始提供護士訓練,當時只叫那打素醫院護士訓練學校,直至一九七四年初,校址從那打素醫院遷至聯合醫院時,才正式命名為那打素護士學校。「那時的護士教育課程設計沒有現在那麼完善( well-structured)」,作為護士學生,華潔瑩和她的十五位同學,上午七時已在病房工作,拿着牙灰粉清潔工作間,並學習照顧病人,之後還要上課,「下午兩三點的時候去上課是最眼瞓的」。

  那時院長巴治安醫生用廣東話教她們生理解剖學,「堂上做筆記,解剖圖是他自己畫的,都有中英文注解,同學輪流按照描繪」,直到一九六九年,巴治安才出版了以中文編著的《生理與解剖學》教科書,當然還有其他醫生護士分別教授不同的科目,課程包括理論與應用,須參加護士局的考試,及格才能畢業。

  謙卑的工作態度

  當時雖然有些同學覺得自己每月只有六十五元的津貼是廉價勞工,華潔瑩只看到自己是個學生,還有生活津貼可拿,倒覺得很滿足。她着實看到醫院內很多人都是不計較,只想着為病人服務。她清楚記得有次在通往新落成的產科醫院走廊,看到當時溫文的署理院長何大同醫生(Dr. Maitland Alderton),「在袋裏拿出一塊手帕來,走去擦那些燈掣上的塵埃」。醫院裏上上下下工作人員的誠意,都讓華潔瑩明白醫護在工作時應該抱有甚麼態度。

  醫院為員工在院內安排崇拜聚會,也有護士團契;亦為病人辦每週一次的崇拜和放映幻燈聖經故事,還有播放早晚禱。華潔瑩工餘也曾參與這些義務工作,得到在護理訓練以外更多的學習,至今仍然感恩不盡!

  那打素醫院當時並未得到政府的補助,資源緊絀,醫護都學會節儉。她說當時清潔用的砂粉,甚至膠布等醫療用品,部分是從救援組織得來的救濟品;手套穿破了要補好再用,甚至注射的針嘴都是循環再用,「那些注射針嘴用過鈍了,我們還要把它磨尖」。

  儘管財力拮据,那打素還是想辦法為員工提供進修機會,華潔瑩工作了幾年後,就被保送到英國一年,讀骨科專科護理,當年她坐了一個月船程從香港到英國。

  社康服務走進社區

  一九六九年,巴治安醫生在籌建基督教聯合醫院時,心裏盤算着如何以有限的資源應對觀塘龐大的需要,最後想到推行家庭護理服務,讓護士到病人家中,幫助已經出院的病人,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病人早些出院,騰出更多的病床出來,而且他相信病人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下會康復得更快。

  於是一九七零年十月,那打素醫院的護士學校負責訓練香港的首批社康護士,並從楊震社會服務中心借調兩位護士來幫忙。楊震作為一間基督教社福機構,早在一九六七年已開展了社康護理服務,香港第一代的社康護士最初來自外國。(請參閱即將於本報第二八九八期李維愛女士的訪問)

  起初聯合醫院要推行此服務時,確實遇到不少反對聲音,連總護士長都擔心,一個護士在外面如何應付,尤其是當年聯合位處的觀塘被稱為「紅番區」,遇到壞人時怎麼辦?

  即使是醫生,也很有保留,他們恐怕如果處理得不好,會影響病人的治療效果,擔心「前功盡廢」;倒是負責長期病患者的醫生,認為在病情受到控制後,病人其實可以回家,然後交由護士跟進。

  無牆醫院理念成真

  最終醫院排除萬難,並獲得從教會來的資助去推行,雖然一開始時,社康護士去到木屋區,「連找門牌都不懂」,甚至要帶把雨傘,「被狗追的時候用來打狗」,不過計畫很快便看到效果。在試驗的頭兩年,不但沒有任何意外或不好的事情發生,反而與社區建立了良好關係,社康護士穿著藍色的制服走在社區中,都會得到尊重和幫助。

  這種將醫護與社區聯上,打破彼此隔膜,令到醫護在社區見到病人整全的生命,背後其實是巴治安醫生的「無牆醫院」信念,他希望將以往集中在醫院內的力量,可以散布在社區內運作。華潔瑩和她的同事都記得巴治安醫生最愛說「不是他們入來求我們,是我們出去幫他們」。

  當社康護士幫助病人出院後可以自我打理,又或是教導家人能照顧他,甚至若病人或家人不能照顧,護士就會查看附近的鄰居可否幫忙;又或當發現病情有變時,能及早通知醫生或帶回醫院。

  照顧病人整全需要

  巴治安醫生那時還提點華潔瑩等醫護說,病人本來是「由社區來,由一個家庭來」,所以約在一九七四年,在護士學校的課程加了「家庭健康研習計畫」,讓每一個學生跟進一個家庭約兩年,觀察家庭成員之間的健康問題,彼此相處,從中學習,結合課程知識提交報告敍述個人的體會,使學生對家庭健康和社區健康有更深認識,藉此明白護理工作是看病人的整全需要,不應只局限在他身體單方面。

  一九八七年,華潔瑩聯同院牧李鼎新牧師和謝俊仁醫生去了英國,考察善終服務,回來後開設了「懷安科」的病房,起初只有三張病床,為臨終期的病人提供「關懷、安寧、安息的地方」,陪伴病人走過人生最後的一段路,也是聯合醫院關懷人心靈所需的終極服務。

  重中之重是行道

  聯合開院時,仿效那打素醫院每天早上利用廣播作早晚禱會,可惜隨着醫療技術的進步,病人情況和醫療活動的緊張,只好停止播放活動。

  但華潔瑩說原來巴治安醫生認為住院病人受洗的數目,並不一定是基督教醫院的目的,「他反而覺得行道是重要」;他讓身邊共事的人,領會做好自己工作,就是為神而做。

  離開了醫院環境已好一段日子,華潔瑩依然關心護士今天面對的問題,她說護士出道時才二十多歲,很年輕便要面對人的生老病死,經歷病人及其家人的各種生理、心理和精神、社會的問題,其實非常不容易,「我到現在八十歲才略有體會」;她希望教會或院牧能在倫理道德靈性上給予更多的支援。

  華潔瑩 ︳基督教聯合醫院前護理總經理

  訪談日期︰2019年3月21日

  訪談學生︰曾樂兒、盧家穎 / 香港浸會大學

       方文謙、鄧梓健、黃以騫、黃鴻哲 / 英華書院

  整理及撰寫︰馬少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