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哀歎留空間


2874 期(2019 年 9 月 22 日)
◎ 心靈絮語 ◎ 王芃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拿俄米回到家鄉伯利恆,認識她的人說:「這是拿俄米嗎?」,拿俄米說:「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瑪拉」。拿俄米的意思是「甜」;「瑪拉」是「苦」,此刻的她覺得自己的名字是個諷刺,一個「苦」字,更符合她當下的處境。她進一步唉聲嘆氣:「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滿滿地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地回來。」(得一21)。

  不知在場的人是否被她嚇了一跳,這話也敢說?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叫「不要與負能量的人交往」,按照這個思路,拿俄米當時是負能量爆棚,朋友都被她嚇跑才是。

  哀歎,是我們感到陌生的情感表達方式。身邊若有拿俄米這樣的人,第一個反應,是急急忙忙地打斷她,將她扭轉過來,不容她有分辨、疑惑、掙扎的機會,生怕苦水沒過她的頭頂。對男士更加如此,「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古訓,在潛移默化地壓制哀歎的表達,覺得眼淚、哀傷,是不夠堅強、豁達的表現。

  費蘭度在《迎向甘苦的服侍》中,探討了如何在痛苦中經歷喜樂。他說,化痛苦為喜樂需具備三個元素:哀歎、信心和放下。第一步,就要留給人表達痛苦的空間。他發現,在聖經中,無論男女都會哀歎。保羅會流淚,耶穌也為耶路撒冷哀歎(路十三34-35),又為她哀哭(路十九41)。在《詩篇》中,拿俄米式的倒苦水隨處可見。萊特(Chris Wright)對聖經中哀歌的內容是這樣描述的「神啊,我受了傷;神啊,所有的人都嘲笑我。神啊,就連你也幫不了多少,這情況還要持續多久呢?」

  在哀歎中釋放苦澀的情緒,是敞開心門,接受神安慰、醫治的開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