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齡


2857 期(2019 年 5 月 26 日)
◎ 平視人生 ◎ 李灝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俗語有云,薑愈老愈辣,但多少人嚮往當一塊老薑?

  老了不好啊,一身白花油味,行步路又只可龜速前行。有小朋友甚至害怕老人家的皺紋,一見就覺得跟爸爸媽媽的皮膚不一樣,不敢走近半步。難怪,不少人心目中對「老」的理解,等同於三個「D」字:身體朽壞(decay)、周身病痛(disease),及等死(death)。

  這個3D描述當然不盡立體,所謂銀髮一族,絕非一塊鐵板。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一般可以分成三類:少老young old(至七十四歲)、一般老人old(至八十四歲),及老老old old(八十五歲以上)。老毛病出現的日子,大多集中在老老一羣。

  其實,銀齡倒有其吸引之處。以下一段文字深深觸動我:「老了,並不代表人生旅程逐漸走上衰亡。倒是相反,年老使我們變得更有人情味,毫不吝嗇,只會愈來愈濃。」(Aging is not the progressive loss of humanity. Rather it is the reverse. Aging should make us more human, and not less, and certainly more deeply human.引述自Paul Stevens的Aging Matters)

  活着不是本該如此嗎?從這意義來看,社會需要更多老人家一起同行。長壽,不該狹窄地視為一種——醫療、福利、勞動力等等——危機,倒可轉化成一個契機,啟迪年輕一代。

  我可以分享一個自身經歷。多年前,我的舅公從內地領養了一個十歲女孩,一領就領到她踏出社會做事。在職之後,養女選擇了搬出去,自然跟兩老少了往來。有次飲茶,我問舅公此刻會否仍有夢想,他的答覆讓我牢牢不忘:「只想女兒隔段日子打電話回來報平安。」於我,夢想是個很大的東西,譬如開間樓上café或在四十前退休享受一生。與其說「夢想」,舅公所表達的,僅是心裏記掛的事。再換個角度,他的夢想或可形容為只有綠豆般的大——微小,但重要。

  心理學家說,人老去,會與新價值觀相遇。人會看輕一點物慾,態度變得柔和,少些性格稜角,在平凡日子裏陷入更多生命沈思。假如我們善加利用,晚年就由一個「老化」(age-ing)過程蛻變成一個「育化」(sage-ing)過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