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
第 2857 期(2019 年 5 月 26 日)
◎ 要聞
香港青少年自殺問題嚴重,喚起大眾關注他們的精神健康問題,背後或與社會「抗拒休息」的文化相關。突破機構去年進行「『逆休息』文化與青少年倦怠(Burnout)」研究,於五月十五日假突破中心地庫舉行發布會,除了公布研究結果外,更針對現時學校及社會風氣提出建議,鼓勵公眾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
是次研究以街頭問卷形式訪問10至29歲青少年,共收回1221份問卷,平均年齡為18.5歲,逾五成受訪者為中學生。研究發現,近四成半受訪者表示應付學業或工作而身心俱疲,近兩成半更認為即使盡力亦難達到學習或工作要求;同時,研究亦發現逾四成受訪者怯於或抗拒休息,嚴重者更會於休息後感到內疚。突破機構研究幹事林俊杰解釋,「逆休息」是指抗拒休息者傾向視休息比工作次要,甚至於休息後感到內疚,故即使有機會休息也未能真正減壓,反而導致精神壓力愈來愈大。
平衡工作與休息 釋去休息內疚感
突破輔導中心高級心理輔導員廖暉清指,研究反映家長、老師往往帶有條件地去愛和肯定孩子,她解釋,青少年自我價值常被建基於學業成績上,自然會追趕成績以換取長輩們的肯定,導致他們憂慮玩樂後帶來的代價,休息後的內疚感更使他們焦慮不安。她建議家長要向子女灌輸正確概念:「不論你考試成績如何,你是我的子女便愛和肯定你,不用基於任何條件。」此外,富責任感或着重成績的同學雖然表現優秀,但其個人價值或建基在學業成績上,內心或充滿不安,她建議老師不應將所有重要崗位集中這些學生身上,避免對他們造成過大壓力。
廖暉清又提醒,生活作息是基本生活態度和節奏,適當的玩樂可舒緩情緒,然而現今社會卻貶低了休閒玩樂的價值。因此老師應在日常上課時間表中,為學生安排休息及體育的時間,家長亦可與子女訂下清晰玩樂時間,這反令青少年獲得滿足而自律,釋去因休息所致的內疚感。
突破機構事工研究及發展經理陳競存直言,香港是典型資本主義社會,社會文化崇尚效率與功能,休息往往被視為奢侈品,甚至被標籤成懶惰、弱者的表現。他指,在追求生產力的社會下,人被當作生產機器,即使沒有否定休息的重要性,也將休息視為促進生產力的手段,變相扭曲了休息的本質。他續以神學角度回應,上帝造人有基本肉體上的需要,然而在扭曲及否定人性的文化下,擁有上帝形象的人不被尊重,故「突破」作為基督教文化機構有責任糾正扭曲的社會風氣,誠如傳道書提到「工作有時、休息有時」,重申人要平衡工作和休息的時間。
為回應青少年狀況,突破機構開展「月球上的人」計畫,透過社交網絡平台,推動微電影、街頭訪問等,營造同行文化,鼓勵青少年以同理心關心身邊人,避免再有下一宗自殺悲劇發生。計畫詳情可瀏覽:www.facebook.com/keepmyeartotheground/ 。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