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56 期(2019 年 5 月 19 日) ◎ 心靈絮語 ◎ 王芃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我的母親離世的日子,愈來愈近了。這個日子,自然你認識它,我們卻不知道。依照你的神祕措施,一天,你使我們母子倆憑窗遠眺:我們的視線恰射到我們舊居的花園……在最溫柔的空氣中,我倆相對而談,拋掉過去,凝視將來,在你的面前,在你的真光之下,我們探求:那個目所未見,耳所未聞,心所未明的永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奥古斯丁《懺悔錄》,應楓譯)
此情此景,是這位為兒子禱告多年的母親,短暫人生中彌足珍貴的片段。不是每一對母與子,都有過這樣一個心靈共振的時刻。此時,五十七歲的莫妮卡和她三十三歲的兒子,已知彼此相伴的時光有限,卻留下這一幕耐人尋味的窗前暢談:從眼前的美景,回望涓涓而流的生命之泉,開啟靈魂的對話:談論上智、景仰上智。
從窗前共賞美景,到心靈與上智的契合而共鳴。相伴有時,暫別亦有時。目光所及的有限,心中的眼睛可以看得更深、更遠。奥古斯丁說過,「我的母親是這樣一個人:在她內心的學校裏,你就是她最親密的老師」,內心的學校,一直在引導她。憑窗談話的結束,莫妮卡平靜地告訴兒子:「我的願望都已滿足,過去盼你成為基督徒,而神的恩典超越我原來所求。你能輕看人世逸樂,成為神僕,我還有何求?」(《愛的頌歌——奥古斯丁懺悔錄》(精節本林牧野、湯新楣譯)。
將生命的小河匯入永恆的愛之源,她的內心安寧滿足,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