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56 期(2019 年 5 月 19 日) ◎ 明心見證 ◎ 陳倩明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第二個等的故事是一位牧師。他和太太一家人領養了一位十五歲的少年人,但過不久後,少年人離家出走,要找回他自己的親生父母,也陷入很多吸毒和酗酒事故中。十年的日子,牧師還是用盡各種方法聯繫少年人,希望他回家。牧師說每一部停泊在他家附近的車,他都會探頭看看是不是兒子回來了,每一通打來的陌生電話號碼,他都希望是兒子的來電。但這也是一個失望的等待。
第三個等是一位父親。他有兩個兒子,小兒子離家而去,在外花天酒地,喪盡家財,但父親每天仍盼兒歸。當那一天,小兒子帶着破碎的心靈,拖着疲倦發臭的身軀回來的時候,父親遠遠就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於是立刻跑上前與兒子擁抱。沒有責備,沒有教訓和懲罰,只有饒恕和接納的舉動。這個比喻中的父親就是我們天上的阿爸父,我們都像浪子,戀戀外頭不回家,卻不知父親那慈愛的心是如此的引頸盼望我們悔改回轉。
等候人也許會失望;等候上帝,必然有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