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弱不是負累


2841 期(2019 年 2 月 3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使徒保羅說:「身上的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缺少的」(林前十二22);這句說話可具顛覆性,很值得咀嚼思考。

  在這個強調成功、增值、勝人一籌的年代,保羅竟然說「軟弱」是不可缺少的,這的確有點令人費解。我們的社會不是從來都是教導人做「強人」嗎?入學要入名校,在班裏要考第一,做尖子,學琴要考到八級,更加要六藝俱全;出來做事要做精英,賺錢要本事,樣樣出人頭地⋯⋯但保羅卻獨排眾議,說軟弱乃人生中不可或缺,他究竟想說甚麽?

  如果我們家中出現了「軟弱」的人,如弱智的孩子、弱能的老人、長期病患者、精神病人⋯⋯我們會如何看待他們?覺得是家門不幸?是上帝的懲罰?是我們背不起的重擔甚至是往後一生的負累?

  記得多年前我曾邀主領一個講座,出席者是弱能子女的母親,她們年紀已不少,約四、五十歲了。她們分享照顧了弱能的兒女好多年,每天要替他們洗澡,她們說孩子年紀小時還好,但孩子長大後身體愈來愈重,她們卻因為年紀大了而氣力日漸不繼,此消彼長之下她們覺得很吃力,這個擔子好重好重。

  我問過其中一位母親,會覺得弱能的兒女是她們的「負累」嗎?她堅定的回答:「不會」。我問她原因,她語氣平和的說:「上天大概覺得我比較能夠照顧這個孩子,所以叫我成為他的媽媽,若這孩子沒有我這個媽媽,他一定會更加可憐。」

  上述這事發生於二十多年前,但我久久不能忘懷。人常以為「軟弱」的人、「失敗」的人是人生的負累,但曾經有這麽一羣媽媽,不單止沒看她們完全缺乏自理能力的兒女為負累,反而認為這些孩子令她們成為「更好」的母親,將她們為人母的潛能發揮出來。

  人生不可能只有完美,只有成功,只有勝利。保羅說身體之中永遠有「軟弱」的肢體,這才是正常,因為世界和人生本來就是如此。正是因為有「軟弱」,才需要有愛,愛成為必須和可行,就如二十年前那位母親所說,是那位軟弱的兒子令她成為強壯和更好的媽媽。

  這也是著名的愛之篇章(林前十三),乃接續在保羅講及軟弱肢體之後,因為世上若沒有軟弱和缺憾,也就不用有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特稿】

【E療行傳】

【《和合本》聖經百週年紀念系列】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