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鼻祖倫敦會


2797 期(2018 年 4 月 1 日)
◎ 四環九約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當英國佔治香港之後,由於香港具有相對優良的地理環境,加上殖民政府積極建設維多利亞城,於是外國商團紛紛由其他地區遷至香港,以便更有利進到中華大地活動;傳教組織及宣教者也不例外。

  在一八三九年,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差派兩名宣教士同行出發;理雅各前往馬六甲主理英華書院,合信(Benjamin Hobson)前往澳門主理醫院工作。到了一八四三年,合信轉來香港主理醫院工作,理雅各亦將學校遷來維多利亞城。這是倫敦傳道會在香港服務之始,包含着植堂傳道、醫療服務及興辦教育。

  倫敦傳道會的最早植堂傳道,有延續發展百多年、活力至今的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香港佑寧堂(Hong Kong Union Church)及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倫敦傳道會最早的辦學,除了由馬六甲遷來的英華書院,又創立「英華女校」。然而倫敦傳道會一直最為社會認識的工作,大概是醫療服務。

  在一八八一年,倫敦傳道會設立「那打素診所」(Nethersole),很快就發展至醫院的規模;其名字是紀念一名委員的母親。那時倫敦傳道會按立英華書院的舊生何福堂,成為香港的第一位華人牧師。何福堂有兒子何啟,他的英籍妻子雅麗氏(Alice)早逝;何啟為紀念亡妻,先後成立「雅麗氏紀念醫院」及產科醫院。其後那打素與雅麗氏兩所醫院合併,擴大服務社會。後來何福堂的女兒何妙齡亦感懷社會的需要,於是捐款成立「何妙齡醫院」。這三所同淵源的醫院至一九五四年合併,成為延續發展至今的「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傳道會的總辦事處幾經搬遷,至一八九三年遷往羅便臣道自建辦公大樓;旁邊陸續建成英華女校、何妙齡醫院及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倫敦傳道會大樓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現時是住宅屋苑的會所。倫敦傳道會經過改組,如今香港工場亦已經成熟,因此傳道會將上述事工轉交其他組織主理,又以售出產業所得的款項成立基金,繼續建立香港社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