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有書店回收舊書義賣,連忙收拾一下地上長起來的「書樓」和几上僭建的「書閣」,挑出三五十本送出去。雖然未能清拆違章建築,畢竟減低了倒塌的風險,可樂也。
在各僭建物中找到好些讀了一半的書,好歹提醒自己未來數月完成它們。我慣常用紙張包妥書籍才閱讀,一則是有些書的封面真是不忍卒睹,不願在每次翻閱時倒了讀書的胃口;二則是攜帶出外,在公共地方看書時不作張揚。當然也有保護書籍的用意。有些大部頭的書籍,多會用布質書套包裹。無論是紙是布,因為看不到封面,看了一半放下不久就會忘記。翻檢堆積的書刊時,才會一一發現那些半途而廢的讀物是些甚麼。
書套放久了積塵。收拾完書籍僭建區還得要清洗書套。搓洗的時候想起了以前讀過的笑話︰頑皮的孩子玩得滿頭大汗渾身骯髒回家,媽媽讓他們洗澡換衣服,一邊慨嘆自己才兩個孩子已經忙過不休,不知道他們祖母那一代怎樣養大五六個兒女的﹗頑皮孩子天真地回答,「奶奶的洗衣機一定整天開動。」
年輕的一代看到上述一段不會知道是笑話,那是給沒有洗衣機用的一代看的。
其實時代並不久遠,香港人家家戶戶具備洗衣機也不過三十年左右。我的同窗即使是家中大小姐也懂得用手洗衣服,比我們年輕十歲的也有不少人從小得到洗衣訓練。去短宣的時候看到年輕人都會自己洗衣,令人深感安慰。記得跟隨扶貧機構頭頭去遠方探訪,他們都只帶一件小小的行李箱,因為他們天天洗衣,隨身衣物極少。我看到了從心中佩服這些大男人,他們是真的身體力行。生活小節才是真實生命的反映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