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世界瀰漫着不安變局,社會湧現着撕裂氣息。時代正值兩個不同世代的人們在交替位置,此起彼落。撕裂不安與世代交替這兩個現象有着緊密的互動關係。教會雖然是天國羣體,亦是一種社團羣體;因此前述兩個現象在教會並無例外。
二次大戰之後出生的一代主僕,他們的退休潮已經漸達高峰。建立接班梯隊,是不少堂會的多年着緊,以至焦慮。然而另一方面,一直以來很多華人教會根本就未有設立正式的退休制度。因此近些年來的退休主僕,幾乎是第一代在正式退休制度下的人。他們沒有先例參考,有些退休主僕也會落於退而休矣的茫然心境中。
在接班梯隊方面,他們雖然被視作新一代主僕,可是他們卻不一定年輕。在香港回歸之後的大約十年之間,曾經出現一段神學生「老化」現象。這一輩主僕縱使社會生活相當成熟,牧會資歷則不算長。此外亦有不少牧會資歷不算短者,卻怯於現時的嚴峻社會情勢,及極不易為的堂會生態,他們寧願安安樂樂做個與世無爭的「小傳道」好了。
喔,以上輕描淡寫,卻點滴刻畫了堂會兩代主僕的處境,及主僕交接的窘境。退休主僕的事奉智慧在投閒置散,後續梯隊的事奉恩賜在收藏掩埋,堂會屬靈領袖的空缺長期難補,……。正如以前未有建立正規的退休制度,華人教會至今普遍也未有建立良好的兩代主僕師友傳統。
也許,印象上中華傳統「師傅大哂」而徒弟有如「跟班」,這種意念妨礙着兩代主僕的師友互重同行關係。其實兩代主僕應當培養起亦師亦友的交往。於退休主僕而言,師友情既是他們的事奉,也是他們得到的服事。於後續接班主僕而言,師友情是他們需要的智慧同行者,也是他們對前輩主僕的服事。
退休主僕謙遜地與後輩主僕同行,肯定他們,鼓舞他們,提點他們;這是退休主僕的最獨特事奉,無人可以替代。後輩主僕謙遜地與退休主僕同行,肯定他們,敬愛他們,請教他們;這是後輩主僕的一種獨特福氣,沒有另些事物可比。
宗派及堂會以至主僕,宜按本身實況構想可行的方式,既讓主僕持續善用恩賜,亦有助教會健壯前行。
區伯平(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義務牧顧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