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活力忠信教會
第 2730 期(2016 年 12 月 18 日)
◎ 要聞
隨着時代改變及不同宗派的傳統,信徒對崇拜均有不同看法,對其重視的程度亦大相逕庭,可見崇拜更新的急切需要,教牧應如何以上帝為基礎去檢討崇拜內容?楊牧谷牧師紀念基金已於十二月一日假基督教會活石堂(九龍堂)主辦「崇拜更新講座系列 I :『活力教會崇拜更新與應用』」,多位對崇拜事工素有研究的牧者探討此課題,透過分享崇拜神學,啟發教牧同工思考崇拜的真正目的和意義,並從香港教會的現況,提出崇拜更新的建議。
播道會恩福堂副堂主任譚子舜牧師介紹《超越崇拜戰爭:活力教會崇拜更新的九大特色》一書時指,作者朗格(Thomas G.Long)為崇拜戰爭作出公平而全面的評估,當中主要分為「希坡律陀陣營」及「柳樹溪教會陣營」。前者代表傳統教會,她們忠於聖經、歷史和神學,在崇拜上表現出較傳統和莊重的形式,被批評未能完全體會崇拜是公共場所。後者則代表崇拜更新者,她們適應當下文化,崇拜上表現出即興、趣味和激情的特性,例如崇拜音樂像流行歌一樣,被批評為「以紅豆湯出賣長子名分」和非植根福音。
重新審視崇拜屬靈觀念
故此,作者朗格針對傳統及改革陣營的不足,認為活力與忠信教會崇拜須包括以下九項特色:預留空間讓人經歷奧祕、熱誠款待陌生人、重新發掘及表達基督教崇拜內的戲劇感、採用屬會眾的音樂並於風格上追求卓越和兼收並蓄、運用創意適應崇拜空間及環境、崇拜與當地使命息息相關、有穩定的崇拜程序及一套有重要意義的崇拜元素與啟應儀式的綱目、崇拜末段讓會眾得着節慶般的歡慶經歷、崇拜主領者都是具能力和感染力的牧者。
譚牧師回應「預留空間讓人經歷奧祕」一點指,兩個陣營均會妨礙人感知上帝的存在,如希坡律陀陣營只注重禮儀架構,規律地唱好每一個拍子,好像只為滿足一次禮儀般感覺拘謹,難以體會上帝與人的對話。「領導者雖然是肉體帶領敬拜,但上帝也從中作工,如果帶領者只擔心遺漏程序,不是上帝沒有臨在,而是沒有給予機會讓衪臨在,會眾自然也經歷不到奧祕,這正是教會久遺了的屬靈元素。」同樣,柳樹溪教會陣營在崇拜上雖不如前者拘謹,但若帶領者只是血氣或喜好上的表達,並非處於聖靈充滿的光景,亦可能妨礙了會眾經歷奧祕。
此外,他又引述朗格所談的款待之道,認為被款待者希望能進入屬神之地,同時想人認識自己的名字,並有份參與其中去事奉上帝。因此,信徒心態上要明白自己與陌生人均是客旅,款待陌生人是基於上帝的恩惠和慷慨,行動上則要開放事奉機會,讓新朋友參與其中,同時教會要有公禱,「這是表達接待他者的好平台,公禱能帶出一種大視野,例如為在位者或世界祈禱等。」
至於崇拜音樂方面,他建議牧者需考慮會眾和服侍對象的音樂風格,不可盲目仿效其他教會。同時要放下對歌曲風格的偏見,建立客觀共識的詩歌審美標準,更要對會眾因材施教,按其接受程度擴闊曲目,按部就班讓他們有新嘗試等。他又特別提到對香港教會崇拜改革的期望,直言崇拜學只佔神學課程極少學分,部分神學院甚至無開辦此科目,結果牧者牧會時不懂崇拜學,只找擅長音樂的會眾帶領。「既然崇拜如此重要,更要裝備學生的崇拜學基礎,涉獵崇拜各方面的知識。」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教授羅炳良博士及劉凝慧均是該書的譯者,他們於會上分享翻譯時的經歷和感受。其中,羅炳良博士讚揚作者中肯地評論不同崇拜形式,然後引用約翰衛斯理的四大神學支柱(聖經、傳統、經驗、理智)作出神學反省,引發讀者思考。問答時段,有出席者問及如何融合傳統崇拜和青少年崇拜,他認為牧者揀選崇拜詩歌必須簡單為主,讓不同年齡層都懂得唱詩,並且要敏銳和客觀地進行神學學問的功夫,盡其職責牧養信徒。此外,他又建議教會舉行研討會或讀書會,促進不同年齡會眾交流,同時揀選兩堂崇拜最優良的禱文,公開分析其聖經根據,讓會眾分享個人感受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