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問題嚴重
 香港教會首當其衝


2721 期(2016 年 10 月 16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量性研究不只是一堆統計數字,更能將當中的訊息帶進教會,啟示未來的牧養方向和策略。建道神學院拓展部量性研究組及實用神學部已於十月七日,假該院灣仔市區校園舉辦「量性研究研討會:香港教會未來的牧養生態和對策」,從量性研究數字和分析,看香港教會未來的牧養生態發展。

  鄧偉江:人口老化問題持久深遠

  政府統計處處長鄧偉江太平紳士表示,香港人口現已開始急速老化,現時長者人口為一百一十萬,二十年後將急升至二百三十二萬,而且可預視未來三十年,長者數目將維持在二百三十萬人以上,影響持久深遠。他又指過去因戰亂關係,人類大多早逝,故全世界都缺乏處理人口老化問題的經驗,加上香港為全球最長壽地區之一,故挑戰更大。

  他解釋,戰後嬰兒潮令香港人口大量增加,該批「戰後嬰兒」至今多已年屆六十五歲,因此人口老化問題已經開始。隨着他們年紀漸長,死亡率亦相對提高,故鄧偉江推測二零二六年後,香港死亡數目將多於出生數目;至於二零四三年後,出生數目加上淨遷移也不能彌補死亡人數,令全港人口下跌。

  此外,勞動人口下跌亦是未來挑戰之一,由於本港出生率不足,年輕人愈來愈少,故勞動人口將於二零一八年到達頂峰後開始下跌。同時,人口老化問題令撫養比率持續惡化,他引述政府統計處數據指,二零一四年的老年撫養比率為二百一十一,推算二零六四年將急增至六百五十八,即每一千名十五至六十四歲人士相對六百五十八名長者,情況嚴重。

  陸志明:教會老化情況愈趨嚴峻

  建道神學院拓展部資深研究員(義務)陸志明博士比較政府統計處及建道量性研究組數據,自二零一四年開始計算,香港未來人口及教會會眾的成人數目,不約而同於未來三十年持續下跌,但長者數目卻上升超過一倍;至於本港勞動人口方面,估計未來三十年下跌約十個百分點,由於教會中年會眾數目一向較少,所以教會的勞動力更長期低於全港水平。他又指,本港及教會會眾的撫養比率將於未來三十年上升一倍,若計算經濟撫養比率(每一千個有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需撫養非從事經濟活動者的比率),教會數字更遠高於全港平均數,反映教會在這方面比社會更嚴峻。

  根據《二零一四教會普查簡報》資料,逾三成堂會反映事奉人手不足或未能委身,故建道量性研究組按年齡和性別,推算教會未來五十年的義工人手,結果發現不論男女事奉人手均持續下跌,惟六十五歲或以上的事奉人手則按年上升。他表示結果與教會長者人數眾多有關,但不代表可解決事奉人手不足的問題,因不同年齡層能勝任的事奉崗位截然不同。

  陸博士綜合多方數據推測,二零四四年全港基督徒長者人口將達十二萬人,佔所有年齡基督徒的34%,數字龐大。他又估計在基督徒長者中,屆時不足9%居於安老院、獨居者將逾13%,因此他建議教會可組織關顧隊,巡邏協助有需要的獨居長者,如探訪、家居維修、陪診和送飯等,基督教團體則可興建安老村、安老院和社福設施。此外,他又建議神學院加強裝備神學生面對社會老化和貧窮問題,教牧同工則應了解社會上各區已有的社福設施,以便隨時向會眾提供相關資訊。

  曾錫華:嶄新思維應對社會劇變

  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主任及實用神學部代主任曾錫華牧師指,隨着社會文化改變,教會過去的事工設計及模式漸已失效,教牧同工須具備新思維以應付社會急速轉變的處境。

  人口老化危機固然迫在眉睫,但青少年流失情況同樣是教會棘手問題之一,他形容N世代(Net Generation)崇尚自由、重視透明度及誠信、勇於接受挑戰和創新等,甚至目標改變社會和在位者。「我欣賞他們有目標,至少願意以行動作出改變,牧者要正面看待及引領他們,若沒有適當教導,他們可能會以不正確的方法做事。」他認為,教牧必須看重「人」的工作,從關係入手進行牧養,同時開放接納,給予他們機會。惟他強調,聖經知識、屬靈權柄及委身效忠基督是不變的原則,同時重申以生命影響生命,與他們親近和相交。

  「香港約四分之一堂會超過五十年歷史,堂會老齡化但植堂不多,結果愈趨保守求穩。」曾牧師又指,教會向外拓展活力不足,宣教動力放緩,加上年輕信徒流失明顯,建議教會應妥善分配人力資源,例如年長者有錢有力量,教會應給予他們希望和使命,至於N世代則需要高參與率,不能再以舊有思維牧養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