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愛辦學


2699 期(2016 年 5 月 15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一所位於大嶼山東灣專門收容情緒及行為有問題的學校,因計畫遷址屯門,導致屯門區部分「地區人士」反對,其中有區議員,也有一位中學校長。事件擾攘了好幾天,鑑於輿論幾乎一面倒支持該學校,又指責反對的人缺乏同情心,結果持反對意見者立即轉軚,又巧言令色的說出於一場誤會。

  原本去信立法會要求否決或暫緩遷校計畫的那個中學校長,說自己被教署過時的資料誤導,誤以為學生「情緒不受控制、有暴力傾向、參與黑社會活動、有吸毒習慣、性濫交等等」,他願意對此致歉。後來發現這些陳述原來是一九九四年的版本,距今已二十二年,只是教署從無更新,在二零一一年三月更新的網頁還原封不動轉載了這些陳述。

  但堂堂一個中學校長,去信立法會之前竟沒有仔細察閱這些資料,畢竟說不過去。而教署多年來沒有與時並進的更新資料,也是極大的疏忽以至失職。至於那幾個持反對意見的區議員,義正詞嚴的說政府不諮詢民意,被揭穿原來早幾個月前當局已有諮詢,並曾誠邀區議員到大嶼山探訪該所學校,只是他們不理不睬,由此可見他們睜開眼說大話,十分的缺乏誠信,真是愧為民意代表。

  一場小小的遷校風波,就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許多人的真面目:教署失責、區議員失職、校長失言。

  尤其是那位校長,他服務於曾被譏諷為「童黨」之地的屯門區,理應對受盡標籤效應的青少年有份切膚之痛,但他竟然第一個站出來要求立法會否決有關計畫,實在叫人失望。

  還有這位校長任職的中學是由一個叫「仁愛堂」的辦學團體辦的,就更加有點諷刺。以仁興學,以愛辦學,有教無類,相信是「仁愛堂」辦教育的宗旨吧,但竟然有位校長說的是相反話,幸好該團體臨崖勒馬,喝停了他,終於挽回了聲譽,也算萬幸。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