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說起—貧窮線


2679 期(2015 年 12 月 27 日)
◎ 一起走過從前 ◎ 余妙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自二零零零年以來,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開始定期公布香港貧窮線,計算方法為香港市民整體入息中位數的一半。一直以來,香港政府都不肯制定貧窮線,後來在各方壓力下,終於在二零一三年確立官方貧窮線,定於家庭入息中位數的百分之五十,按當時貧窮標準,香港共有132萬貧窮人口,貧窮率為19.6%,因應低收入家庭有獲政府援助,如綜援、傷殘津貼或車船、書簿津貼等,扣除這些援助,貧窮人口減至102萬。其後政府每年更新貧窮線,並藉此了解貧窮情況,評估政策成效及引導政策制定等。貧窮線是社會公認的最低基本生活標準,因此政府就有責任照顧那些生活於貧窮線以下的市民。

  在二零一五年十月扶貧委員會高峰會上,林鄭月娥司長公布二零一四年香港貧窮情況,與二零一三年比較,政策介入前的貧窮人口仍為132萬,政策介入後,二零一四年的貧窮人口減至96萬。而一人家庭月入3500元,二人家庭8500元,四人家庭16,400元,六人家庭18,800元,月入低於以上數字的相關家庭被視為貧窮人口。扶貧委員會也公布了不同社羣的貧窮境況,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長者貧窮問題,以及一人住戶的低收入人士。而深水埗、葵青和觀塘仍是最貧窮的區域。

  當特區政府因為貧窮人口減少而自滿時,我們不禁要問:當一人家庭以3,500元作為一個月的生活費用時,他可以怎樣生活?若他居於公屋還好,否則租住劏房,租金、食用、水電、交通費等開支已顯拮据,今日市民的生活開支不斷上升,已超所得的福利,貧窮人的生活依然叫苦連天,蝸居、執紙皮、夾縫生活、高溫酷熱、露宿問題依然惡化。很明顯地政府貧窮線的制定只以收入為量度貧窮情況,忽略了收入以外的需要和關顧,例如物價高漲、開支增加,人際關係的建立,生活的保障和權利,穩定而有尊嚴的生活,靈性的盼望和滿足,以致能在信心和有安全感下生活,這都是在量度貧窮時要關注的,這關係到全人身心靈的需要。因此政府應該設法減輕基層在住屋、交通、食品價格上的開支,打擊壟斷。

  對教會而言,扶貧是上主的命令,也是上主慈愛與公義的彰顯,是不能推卸的使命,期盼教會能踐行推動,以身體力行的活出使命,效法基督的三重職事:宣講、教導和醫治,叫人身心靈都得到飽足。在援助以外,更需要得回做人的尊嚴和價值。二零一五年又到尾聲,展望新的一年,期盼教會領袖能檢視教會的預算和收支:有沒有參與為貧窮人而設的項目上? 有沒有將更多資源放在貧窮人身上?惟有多方合作,積極參與服侍,才能叫社羣得着生命的轉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