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十五歲少女疑因學業問題與母親吵架後缺課,走到旺角鬧市大廈天台,一躍而下,結束了短短的生命。她在臉書上留言:「我決定為這頹廢人生畫上句號。」
懂得寫出這句說話,可不是頹廢。事實上一個真正頹廢的人,不會反省自己是否頹廢,更加不會因自己的頹廢以尋死來解決。少女寫出這句說話,只是對命運的抗議和控訴。
這位女孩子就讀於一間標榜創意和視藝的中學,而不是一般的文法中學(Grammar School),由此推算她不從屬於主流,比較特立獨行。據云她生前愛在Instagram上載不少在銅鑼灣及旺角高廈天台自拍的「天台危攝」照片,這或多或少透示出她的內心世界。
十五歲的女孩子,大概出生於二零零零年吧。香港回歸才三年,董建華當首任特區行政長官。當時主宰教育的是梁錦松、李國章和羅范椒芬等,他們雄心壯志,要大事改革香港的教育,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新政,整個學界及校園生態給衝擊得七顛八倒,不要說學生吃不消,連老師們也吃不消(不要忘記二零零六年就有四位老師自殺,間接導致羅范椒芬下台)。這位女孩子唸小學的日子,正值最混亂的那幾年。
孩子的世界其實好簡單,首要是自己的家,然後是學校和朋友。家是身心靈的安全網,除了要有衣有食,最重要的是心靈的安頓。若父母不和,家嘈屋閉;或雙親無所事事,只獃在屋內撩非生事,孩子的心很脆弱,多數只會向外逃避。如果孩子幸運,唸的學校能給予他滿足感和安全感,也許是一份補償。但不幸學校只強調學能的競爭,追不上程度的日日留堂「補底」,他就永遠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生無半點可戀。
這位女孩子愛一個人跑到鬧市高廈的天台自拍,看出她內心其實孤單,然而她對大千世界又有很多想像,她內裏是一個很有藝術感(以至哲學感)的人。可惜生不逢時,香港這個「現實」世界容不下她,叫她覺得自己很頹廢,但又不甘於此,惟有選上輕生之路。
送別這位女孩子,讓我們獻上一束小花,為她祝禱,祝福她那純潔的靈魂,在造物主的懷中,得享安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