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69 期(2015 年 10 月 18 日) ◎ 經典看人生 ◎ 許立中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法蘭茲卡夫卡,《城堡》
在《城堡》和《審判》中,卡夫卡的主角都叫做K。而事實上兩部小說在主題和結構上確實存在相當密切的關係。在《城堡》中,主角K自始至終無法接近那權威或意義的本源,而只能不斷旁敲側擊地繞着它團團轉。而《審判》的開頭是這樣的:「一定是有人說了一些誣衊約瑟夫K的謊話,他知道自己並沒有甚麼行差踏錯,但一天的早上,他被逮捕了。」
卡夫卡的小說總讓人感到夢魘般的撲朔迷離:沒有行差踏錯,卻被逮捕。受審,卻找不到恰當的罪名。最後就那樣莫名其妙地被處決了。可說是生得糊裏糊塗,死得不明不白。
卡夫卡是學法律出身的,對法律這座深不可測的城堡,卻諱莫如深。或許這亦反映一般人對公平、正義這些事物的法則的似懂非懂。法律已儼然成為一個一般人無法接近的迷宮。你甚至沒有資格在法庭上為自己申辯,而只能委託那些對你一無所知的陌生人,披上黑袍頭飾來替你發言。至於那些專家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在說甚麼,抑或大家都只不過煞有介事地玩着一套早已忘記本源的遊戲,又有誰能確實知道?
就像卡夫卡筆下的主角,我們常常串門搭路,掙扎着要明白到底發生甚麼事。只是「要確實明白她在說甚麼並不容易,因為你不知道她是在說反話還是說認真,那大部分是認真的,聽起來卻像是反話。『不要再解釋一切!』K說。」因為事情的真相,往往消失在解釋的謎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