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


2667 期(2015 年 10 月 4 日)
◎ 經典看人生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我相信,在每一種性情中都傾向於某一類特殊的邪惡—一種自然的缺陷,甚至是最好的教育亦無法克服。

  珍柯絲頓,《傲慢與偏見》

  不少香港文科班中學生都至少接觸過這部小說的節略本。它以十九世紀初倫敦近郊的一個鄉鎮為背景,以故事主角伊莉莎白本納德為軸心,廣泛探討到禮儀、教養、道德、教育,以及地主社會的婚姻。

  珍柯絲頓認為,虛榮與傲慢是兩樣截然不同的東西,雖然兩者經常被混亂使用。一個人可以傲慢而不虛榮。傲慢較多是指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虛榮則關乎我們想別人怎樣看我們。

  傲慢作為自我膨脹的失實評估,當然會影響當事人對外在事物的認知和理解,繼而造成誤解和偏見。當伊莉莎白發覺自己一直以來對達爾斯先生的偏見和誤解,她不禁大叫:「我是何等的卑劣啊!」「我,對自己的辨析力那麼引以為傲!—我,對自己的能力如此肯定!」

  而在伊莉莎白的諒解和接納下,達爾斯先生亦坦誠自白:「我一直以來都是個自私鬼,雖然是在實踐上而不是在原則上。我從小就被教導明辨是非,但我卻沒有被教導去矯正我的脾氣。我被授以正確的原則,卻以傲慢與狂妄的態度去跟隨。不幸地作為唯一的兒子,我被父母所驕縱;他們雖然都是好人(特別是我父親,那麼仁慈和可親),卻容許、鼓勵,差不多是教導我變得自私和專橫;對自己家庭以外的一切漠不關心;鄙視世界的其餘所有⋯⋯你教曉我一個功課,最初確實是不容易,但卻是極之有益。⋯⋯你讓我看見我所有的虛榮造作,對於博取一個值得博取歡心的女人是如何不濟。」

  這不禁令人想起福音書中那少年得志的官,他從外面來看完全無可指摘。應該做的,他自小就已經做足。但當一個人撫心自問,他就知道「在每一種性情中都傾向於某一類特殊的邪惡—一種自然的缺陷,甚至是最好的教育亦無法克服。」而這正是基督信仰所指向的問題癥結。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性」在反思】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