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信義會源起的故事


2628 期(2015 年 1 月 4 日)
◎ 香港教會巡禮 ◎ 李立仁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一間教會是一段歷史,一個故事,它包含了無數人對神的經歷,引證了神的恩典和引領。歷史是一個故事而不是單純一些事件,是讓我們從中汲取教訓,從而走向未來。

  港澳信義會的故事我們且由一把麵粉說起罷。十八世紀可以說是中國宣教史的開始,自戴德生戶立內地會,中國人的福音需要傳到挪威,在卑爾根一個小小的聚會中神感動幾位婦女,她們要為由中國的福音作工。雖被譏笑差派宣教中國宣道等於在大海中撒一把麵粉,她們卻沒有氣餒,不斷地禱告,聯合不同的平信徒組織,終於成立了一間專向中國人傳福音的差會(挪威信義差會)。

  挪威信義差會第一個宣教的地區是湖北的老河口,時至今日我們仍可見到差會建築物的廢墟和街道上的標記,也有變成民居的牧師樓。當差會的事工遍佈了豫鄂陜三區便成立了豫鄂陜信義差會。在這些地區因着衞生落後、土匪出沒勒索綁架殺害等,單在老河口就有宣教士墓五十多座。

  一九四八年起挪威信義差會從中國撤到不同的地區,這時差會的口號也由「中國歸主」變成「全球歸主」了。這也是為甚麼我們教會的標記會有「全球歸主」的緣故。由於香港當都時四處是難民,挪威信義差會便在難民中開始,一個草根階層的教會就成形。教會不能只顧人的福音需要,也同時要兼顧對社會的關懷,宣教士便開展了在摩星嶺、調景嶺和大埔的工作,當中包括了救濟、教育和社會服務等,其中不單有學校,也有工廠和全港的第一所福音戒毒所。當時的教會以地區名稱加上信義會名稱來命名,如黃大仙信義會、石硤尾信義會等。

  時代不斷的改變,差會亦已被主引導到更大的異象,由中華歸主變成以全球歸主為目標 (這是港澳信義會的徽號上有全球歸主的原因),便決定要將在港及澳門的事工交由華人負責,因此便於一九七八年成立港澳信義會。

  雖然港澳信義會成立於一九七八年,第一任監督卻是由差會宣教士擔任直到一九八二年,教會仍由差會主政,無論人事、經濟、工作方式都和未成立之前沒有改變。換句話說,教會仍由差會控制,華人沒法對教會管理有主理權,直到第一任監督突然去世,教會主導權才真正交到華人同工的手上。

  教會的故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故事,總是有各種缺失的,因此教會的發展也是滿有艱辛和挑戰的。差會主力於扶貧和佈道,對教會的建立卻無方法,這些時間的缺失就成為日後教會的挑戰,前監督曾鳴新曾經總結當時的問題:

  領導不連貫,缺乏統一、長遠的目標及規畫。

  沒有想過要栽培本土教會,沒有訓練人才,沒有鼓勵奉獻,以致堂會只停在被餧養的階段。

  同工的薪酬嚴重的偏低,引致同工短缺而教會無法正常成長為健康的教會。

  早期港澳信義會主要是從差會接收各堂會及工作,所以堂會的歷史是比港澳信義會更長的。我們的教會立足於草根階層,起初信徒都是住在樓高幾層的徙置區,洗手間和沐浴都是沒有遮掩的共用空間,後期才搬進較好的屋邨。信徒子弟大多是讀天台教會辦的小學,生活也匱乏。

  教會在當時並沒有將福音與社會分割出來,我們每一個教會都是和社會工作結連的,有些是幼稚園、託兒所,閱覽中心、中小學、老人中心等。福音和社關是教會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當時教會從差會接收的事工都是細小而沒有自立能力的,大部分堂會都是家庭式的,也少於五十人,在經濟上信徒的奉獻只是支出的50%。儘管如此,神的恩典遠勝人的能力,世上的缺乏無法阻礙教會的發展。此期挪威的宣教士仍活躍於本地的教會及社會工作,他們的愛心都在弟兄姊妹中立下了信心的榜樣,在信徒來說,能在重要的節日宴請宣教士到家中作客是一件歡樂的事,也算是對宣教士離鄉別井的報答。在宣教士和本地同工協力發展各種事工下,教會從欠缺中經歷了神的恩典。天國好像芥菜種,不在於開始的小,而在於不斷的成長。(下期將介紹港澳信義會的足跡。)

  李立仁(港澳信義會監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