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天都聽到伊波拉病毒殺人的消息,疫情的擴散和戒備不斷升級,疫症雖然好像離香港很遠,但在新聞片和照片中看到全身保護衣的醫護人員在疫區抬走病人時,不禁想起香港十多年間也受過沙士和豬流感的襲擊和威脅,那些年人人自危的驚恐猶有餘悸。
近年很多韓劇、日劇、漫畫都有一些以「仁醫」為題材的故事,香港早年亦有很多「仁醫」或「俠醫」的電視劇集或電影。最近因為在西非參與醫療和救援的醫生先後染病,報章上也見到「仁醫」二字。「仁醫」在異地救人患病,但返回自己國家接受治療卻不是完全受到歡迎。
美國醫生布蘭特利(Kent Brantly)和宣教士兼醫療專家瑞特波(Nancy Writebol)在西非染病後,先後乘專機返回美國,在亞特蘭大市的愛默蕾大學(Emory University)醫院接受嚴格的隔離治療。該醫院是美國國內四個專門處理嚴重傳染疾病的醫院之一,其中一座大樓與毗鄰的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CDC)中心相連。
布蘭特利和瑞特波是美國本土首次出現的伊波拉病人,有美國市民和名人在社交媒體上抱怨此舉「可能造成病毒擴散」。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負責人回應,愛默蕾大學醫院的醫護人員已接受嚴格培訓,不會讓病毒從傳染病房擴散到外界。
亞特蘭大市民當然會較為擔憂,特別是愛默蕾大學的學生,有學生表示不打算到校園飯堂吃飯,又有學生則擔心病人不小心走到街上。不過,也有一些市民表示不擔心醫院對病毒的控制能力,而是更擔心病人的安危。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主任湯姆•弗里登博士(Dr. Tom Frieden)上星期在一個廣播節目中說:「我希望我們的恐懼沒有勝過我們的同情心,患病的美國人理應回到美國得到治療和照顧。」弗里登又透露他曾接獲個別美國人的憤怒的電話和郵件,反對布蘭特利重返美國接受治療。
面對致命的疫症,人心難免惶恐,但仁者毋懼,我們在安舒的環境中,但願有一顆憐憫的心腸。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