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經文:太十五10-20
一次完整的招萬民為徒訓練
緊接着潔與不潔的訓誨,耶穌帶着門徒到推羅和西頓,不是為了休息,也不是要避開甚麼人,是為了訓練門徒,顯示救恩必須達到外邦。
這次的訓練,讓門徒認識到上帝的愛,遠超他們想像之外。日後,彼得破除猶太潔與不潔的禁忌(徒十),保羅的救恩普世觀(羅馬書),莫不從這次耶穌親自的教導受到啟發。
整個過程,鮮活地展示上帝的救恩,如何在猶太和外邦成就,兩者並存。
救恩在猶太成就
「我奉差遣只去尋找以色列人中迷失的羊。」
這句對門徒講的話,日後保羅是這樣的領會,「上帝棄絕了祂的子民嗎?當然沒有!……上帝沒有棄絕祂從遠古就揀選了的子民。……上帝的選召和恩典是從不改變的。」(羅十一1,29《現中修訂版》)
救恩固然是出自猶太人,卻是普世的。
救恩要遍及萬國萬民
「拿兒女的食物給小狗吃是不對的。」
在這樣的現場,門徒不能不反思他們素來的看法。真不必質疑耶穌對迦南婦人的說話,救恩要遍及萬國萬民,是上帝創世之前所命定(參弗一至三),歷代歷世,亦藉先知和聖賢反復宣佈。以賽亞書五十六章六至八節《現中修訂版》:「有些異族人已經皈依上主,他們愛祂,服事祂……上主對他們說:『我要帶你們到我的聖山錫安,使你們在我禱告的殿中有喜樂……我的聖殿將稱為萬民禱告的殿。』那位把流亡中的以色列人帶回故土的至高上主,曾應許讓其他人民也加入他們的行列。」
只有人才會鄙視人,民族歧視民族,上帝哪會賤視人類?祂連自己都給了人。耶穌屢次表明祂來到世間,是為世人而來,祂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贖,是為所有人。
得着救恩是必不可或缺的
「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
盡管是微小的恩典,都是主人的,不是甚麼人的施與;這婦人信心躍進得真準!
「妳的信心是大的!」
猶太人也好,外邦人也好,得着救恩必不可或缺的是這樣的信心。門徒現在親眼看到這一點,親耳聽到耶穌所肯定的;無論何時、何地、何人,凡對上帝有絕對信心,必能得着救恩。
上帝給予人的是恩典,人卻喜歡對恩典加上各式各樣的框框,以為完善了上帝的恩典,誰知卻成了重重束縛,古時的猶太人如是,現今的猶太人亦如是。馬丁路德經歷過種種人為框框的痛苦,至終從因信稱義,因信得生而釋放出來。
這迦南婦人也是。
今日教會,基督徒,還要反思嗎?
在這次耶穌救恩達萬邦的訓練之旅中,我們—廿一世紀的教會和基督徒,還有可反思之處嗎?上帝要我們反思甚麼呢?
有一點是肯定的,每個時代的教會,基督徒,都要防備法利賽人、撒都該人、希律的酵(太十六12,可八15),免得上帝的救恩被框框。
馬漢欽(香港信義會退休牧師)·聖靈降臨後第十主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