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上帝恩—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傳道興學


2594 期(2014 年 5 月 11 日)
◎ 香港教會巡禮 ◎ 張文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中華基督教崇真會(原名巴色會)辦學歷史悠久,自一八四六年瑞士巴色會傳教士來華,在廣東沿岸傳道,設立教會開始,辦學同時是差會當時發展的工作,「傳道興學」亦成了本會一個優良傳統。按史料顯示,早在一八五零年代,在李朗地方已設立女子學校,也教導文盲。其後,教會在粵各地都開辦中、小學校,更有成績蜚然的德文中學,全盛時候共有中小學校一百四十多所,另外亦開辦神學院及社關服務,例如醫院、心光盲女院,出版書籍等,事工可謂多元化。一九四九年後,工作仍有繼續,但地點已轉到香港。

  早在一八五零年代,巴色會的傳教士在香港開始辦學,服務基層。按G. Bickley所寫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Hong Kong 1841-1897” 的記載,當時辦學的成績亦不錯,為當局所稱許。二次大戰後,巴色會將教會的權責陸續移交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在自主自理的新形勢下,教會仍然辦學,但側重點卻放在傳道之上,藉以增加會友,對教育本身的素質,各堂會關注不一,以致會出現一些不大理想的情況,例如教會與學校因權責不清,造成管理上的矛盾,亦曾有規定學校內非基督徒教師每月需將薪金的十分一捐給教會的情況。過去二十年,教會辦學的意識漸長,專才亦陸續出現,質素也有提升,政府當局亦將新校再三撥交本會開辦,到目前為止,已辦有六間中學、四間小學及十二間幼稚園。

  近年,崇真會在辦學方面,希望能回歸聖經的教導,亦秉承先賢所立下的優良傳統,建立教會辦學的正確模式。早幾年,本會的教育部經滙合神學及教育理念,擬定出「辦學使命宣言」,詳細論述教會「傳道興學」的意義和兩者之間的關係,試圖將教會辦學這事工放在現代社會的情境中去考量。這份宣言經教會接納,成為辦學取向的指導文件。論到教會辦學,應以耶穌基督為榜樣,努力尋求屬校學子的全人發展和福祉,包括美好的學術成績,並要扶助弱小、為民請命,以現在的術語來說,即辦優質教育。

  崇真會的教育部並非一中央集權組織,其功能主要是聯絡各堂會所辦的學校,促進聯校活動,同時亦鼓勵在屬校落實本會的辦學使命宣言。而在宣言的框架下,各校亦按本身的校情,發展自己的特色。過去十年,中學有發展成出色的英文中學的,也有知名的健康學校、校本課程的領導及自主學習的先驅。教育部會儘量舉辦或促成聯校的活動,藉以促進學校互相學習,希望屬會的學校能成為一個學習社羣,互相策勵提攜。同時,亦在中學校長中間建立經常聚首的習慣,藉以交換心得和資訊,互相扶持,朝向品質學習圈的模式邁進。這兩個新措施,是調動學校內部的資源及力量去自我改善,合符現在教育改革之道。另外,教育部亦開展教育輔助方面的服務,就如早兩年開始,崇真會向教育局成功申請了校本教育心理學家的服務,會向屬校及其他外會的中小學校提供有關服務,亦自資嘗試開辦幼稚園方面的教育心理學家的服務。雖然按教育局的編制來說,目前心理學家與服務學校的人手比例絕不理想,但聊勝於無,不過,此服務經驗讓崇真會多認識這方面的需要和資源及可與有關的專業人員攜手,一同向當局爭取合理的資源和人手。最近,本會亦獲教育局批出款項,讓屬下的中小學攜手進行改善學校行政的試驗計畫,以提升學校運作的效能。除教育服務外,教育部亦將屬會的社會服務部資源引入學校,例如臨床心理學家和社工的服務,希望能集多方的力量,去協助學校解決學生的問題。

  除聯繫屬會學校外,崇真會教育部近年亦與其他基督教辦學團體聯繫,共同舉辦一些活動,去應對一些今日學校所遇到的共同問題。例如最近與其他四個基督教中小型的辦學團體合作,成功申請到優質教育基金撥款,進行一個涉及一百個副校長或高級老師的培訓計畫,希望計畫能為有關學校造就及儲備領導人才,對長遠發展有好處。剛開始的還有與不同基督教辦學團體關注近期性傾向的立法問題對基督教辦學的影響,希望可預早做好防備。

  回顧過去百多年的發展,是上帝帶領着本會的教育事業,從過去走到今天,從差會走到自治,從個別走到團結,從平常走到優質,從本會走到跨宗派,完全都是上帝的恩典。

  張文彪(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教育部顧問,筲箕灣堂長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