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好人」不一定有「前途」,也不一定有用。
我說的不是世途險惡,遭奸人坑害的故事。這些事時有所聞,但是,如果以為基督徒必然是好老闆、好員工,是個美麗的誤會。
很可能是他「缺乏誠信」,因為誠信不只是「監守不自盜」的品行。
弄出這個誤會的緣由,是對所謂“integrity”的誤解。
今天,大小企業、機構、教會都講「誠信」,以之為核心價值和要求於員工的品格。我們看過很多大企業和領導人因為沒有道德操守,做成大災難。但是,好人出於「好心」,卻會做了「壞事」,搞砸大事。
「誠信譯自integrity,如果以中文字面來理解,誠信是誠實、正直、有信用、可信任那些道德方面的品質。不過,倫理道德只是integrity所包括的品格特質的一部分」,Fortune雜誌五百大企業的顧問享利克勞德(Henry Cloud)在《職場軟實力》(Integrity:The Courage to Meet the Demands of Reality)一書這樣說。我十分同意他的見解。
光是老實是不夠的。光靠業績表現也不能成大事。Integrity是職場軟實力,品格上的「整全」,整合各種特質,應付現實的要求,面對逆境,達成使命。
那是做人的學問。信耶穌是學做人,讀神學也是學做人。哈佛商學院教人做生意,但職場上的磨練教人「做人」,給人一個環境,在利益、業績和人際關係的錯縱複雜中,不住成長,擴展視野。
以我多年來身處的職場—教會為例。做牧師一定要「好人」,不必說明。但是,做牧師,有美好靈性、有愛心、有熱誠,還會出錯嗎?但是,好人也可能因為沒有檢視現實的能力,或是欠組織能力,做成教會功能失調。他愈想解決問題,反而製造出更多問題。這個牧師的「誠信」出了問題。
同樣狀况,發生在家庭、辦公室和任何團體。
當一個人的品質沒有平衡發展或發揮,或個人不再成長,他的長處都會變作短處,做的好事會變壞事。
在職場上失意,不一定績效不佳或遭小人排斥。可能要在整合軟實力上下工夫。
如何「整合」?或提升通常說的「誠信」的? 以弗所書中的一幅基督身體的圖畫,描繪身體的筋骨關節肢體的連繫配合,說明了整合各品格特質和功能的概念:
「用愛心說誠實話,各方面向着基督長進,連於元首基督,靠着他全身都連接得緊湊,百節各按各職,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根據經文,誠實和愛心只是其中一個表現,並測量自己的「誠信」。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