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61 期(2013 年 9 月 22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發展到現今,已由簡易進至複雜,可是萬變不改其宗。還是基於一個根本的原則,是先解決兩方面的需求,沒有單軌的。在滿足彼此不同的需求中,更重要兩方要在其中的好處,這就是各自希望從中所獲的利益,所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看來似是陳年往事,往昔經營多是由小型店肆開始,從個人以至家族,漸漸繁衍。自己兒時先是父執輩談話裏聽來,稍長又親自目睹,都以誠創業,繼而傳子及孫,累代經營的也毋忘祖訓。也是不少人的通病,有「開天索價、落地還錢」的歪風,有些知名的店號,在店舖當眼的地方,或橫或直掛上金漆的牌匾,雕上斗大的「一言堂、童叟無欺」,經營藥肆的就用「製藥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後來又有「貨真價實、保退回洋」,自詡誠信。
從前不少百年甚至幾百年老店,亦有合夥經營的,如「陳李濟」,現今仍在北京繼續經營,是在明朝嘉靖年間,距今快六百年的一家醬菜店「六必居」,說來又是一段佳話。聽說當年有六位朋友,合資開店,當時嚴世藩,他父親嚴嵩是個大奸臣,父子政聲不好,但書法不錯,就請他寫個招牌。他以他們六友合營,順手一揮寫成「六心居」,這六位仁兄一看,做生意怎可六條心,央求世藩重寫,他信筆在心字當中加上一大撇成了「六必居」,直到現今成了名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