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資本社會模式
第 2554 期(2013 年 8 月 4 日)
◎ 要聞
近年本港愈來愈多社企出現,食肆、髮廊、傷殘人士專用的士、盲人體驗館等各式各樣的社企服務,為消費者在資本主義社會裏提供另類選擇。柏棋城市轉化中心積極培訓來自不同行業的信徒領袖配合處境化,以營商等創意方式在城市中傳遞宣教訊息,踐行信仰於生活中。而一羣有志改變社會的商人,正透過營運社企默默地轉化香港消費模式,繼而轉化城市價值觀。
柏棋城市轉化中心於七月二十四日舉行「轉化城市:從良心消費做起⋯⋯」研討會。紀治興先生在會上分享社企運動對弱勢羣體的影響,並以天水圍天光墟為例,因着計畫的推行,令新移民及單親等弱勢人士能藉着當小販改善生活質素,並改善該區的物價指數。計畫由二零零九年推行至二零一二年數字顯示,除了令他們生活質素滿意度增加五成多外,亦令他們的營商能力增加七成多,更意外地提高他們與當地居民的關係,參與者每人平均相識約三十八位新朋友,建立起他們的社交圈子,得到更多支援,居民亦因此在三年間共節省了一百萬。
「常常有人說,社企蝕本倒不如結業。」紀先生說,事實上香港社企生存率高達80%,而商企僅為30%,因為社企有公益目的,結果很多人願意幫忙發展。他又以社會投資回報率(SROI)來分析,例如「明途」每年投資一千萬,營業額七千萬,平均每年虧損二十多萬,但二百位員工中有一百二十名為弱智或精神病康復者,他們雖然支薪七百萬,但同時令政府節省近三百萬綜援費用,社會投資回報率高達82%。他重申:「企業不一定要賺錢,持續經營不一定要自負盈虧。當有社會使命時就會產生倍數效應,即是捐獻二十多萬就能幫到百多位弱智或精神病康復者。」
資本社會主義令自私變成公益,把利益最大化,人的靈性不斷被市場所塑造,而社企試圖以公益創業轉化和糾正資本主義的魔魅性,主動操練自己的靈性,見證施比受更為有福。紀先生續指大規模的轉化必先有理念,然後作出小規模實驗性的嘗試,當嘗試成功後就能得到傳媒訪問讓更多人知道,直至愈來愈多人支持並認為「社會應當如此」時,大規模的改變才會變得有可能。他強調:「窮人不是一個Taker(受予者),他們也有能力轉化其他人,成為Giver(施付者)。」近年香港亦推行「十一良心消費月」,鼓勵十次消費中有一次到社企消費,培育市民學習施付者文化。
黃元山先生回應時引述比爾.蓋茲(Bill Gates)指市場寧用十倍資源去救男人的地中海,也不願花資源去救一個殺害一百萬小朋友及二億人有健康問題的地方,全因前者較有錢。黃先生指出:「只要改變mind set(思維),就能把整個capitalism(資本主義)改變。」他建議讓投資者多想錢不單可以用作金錢回報,也可用來改變社會,令社企成為新資產類別,說:「企業沒有營利會死,但也非為營利而生存。」
他又建議社企在營銷時應先提升質量及客戶關係,慢慢讓客戶也成為推廣者,將經驗改變更多人,同時把意見回饋社企再提升質量。當轉化投資者和顧客就會為社會提供「土壤」轉化更多人,以至轉化整個社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