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早餐


2549 期(2013 年 6 月 30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幾天前,偶然走到上環區,信步所之,在大道西、荷李活道、摩囉街繞了一個圈,很意外地拾回了不少舊憶,帶來很多的思潮,一晃眼差不多七十多年,真真實實的是光陰似箭。

  說起來實在不止七十年,童年期間隨父母從廣州也常常到港探望親串。其後舉家來港定居,先父設店於上環街市附近,家居在店舖二樓,對中上環一帶地方非常熟絡。

  記憶所及,粵人多有早茗的愛好,慣說是嘆一盅兩件。上環街市那裏方圓不大的地區,三大茶樓像品字型地鼎足而立,雖非貼鄰,但彼此相距不遠,都是三層建築。那時各家售賣包點,都由些大漢們捧着一個大籠子,分層繞着茶客座位高聲叫賣。茶客離座付款未有現今的「埋單」,就煩茶博士大聲報出銀碼,不是元、角、分,而是両、錢、分、厘,例如三分六、一錢四分四,這些聲浪三間茶樓都清楚彼此聽到。

  三家分稱添男、平香、清華閣,各有各的熟客。

  先父慣常光顧的是「清華閣」,這家的裝修有點古色古香,相信東主也是一位飽讀詩書的人。樓上牆壁掛上不少楹聯、書畫,甚至連卡座廂位也貼上好些格言或節錄一些詩詞歌賦。每回隨先父共茗,他老人家總囑咐我讀遍鄰近周圍目之所及的格言詩句,甚至要我抄錄。

  這些茶樓是早午晚經營,凌晨時分師傅們製造包點,行中語叫「埋小案」,四時開始營業。每段時間的茶客都不同,樓層較高的收費也貴,俗稱是「上高樓」,晚市則有歌壇僱用女伶獻唱,又是一景。現今有些食肆,也設有歌壇,似是看來是大同小異,但差得很遠,從前是叫「品茗、顧曲」,當年是一種文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