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湧波濤


2508 期(2012 年 9 月 16 日)
◎ 新聞捕手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直至二十年之前,來港遊客向來以美國及日本為多。他們來到西方指為「竹幕」的中國邊緣,除了一嘗「品味中華」的心意,更是盡享「購物天堂」的樂趣。那是「旅行團」的年代,遊客的活動地區有限,行動也有集體秩序。

  厲行鎖國的「新中國」頭三十年,嚴限民眾出境;也沒有幾多人有能力於這項「資本主義社會的玩意」。一九七九年,中國改變,也改變了整個世界;香港豈能例外,更常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門窗。由三十年前開始,國內民眾可以申請來香港探親。留意,這是探親,不是旅遊。不過大家都明白,這是中國容許民眾外遊的試點。

  那時候,有香港親屬可探的國內民眾,人數未算超高。而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社會仍未脫貧,能夠成行到香港來的人就更少。因此,國內遊客在香港,根本未成氣候。

  之後,中國暴富起來了;「出國旅遊」不單財力可支,又成為風尚熱潮。於是,中國容許幾個省、市的民眾,參加管理嚴格的旅行團到香港來。這項措施大受國內民眾歡迎,使得香港旅遊業急速增長,並且必需變身應對。香港社會這才驚覺國內遊客的大軍壓境,感受中國龐大人口的威力。

  然而更大的衝激其實來自「旅遊」性質的改變。「自由行」是這個年代的世界新潮;中國批准民眾這項行動不久,「自出自入」香港的人數,已經超過報團者。身懷港人無法明白的無盡財富,加上闖探之勇,使得國內遊客好像「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現身於香港各領域。

  可不是嗎,遊客原本只出沒於「遊客區」;但是如今,由市中心到新界,一個接一個商場「淪陷」了。遊客原本是安排「旅遊車」接送的,但是如今,港人避無可避的到處被「拖喼客」擠撞。呵,他們何止購物;醫療服務、學位、黑工、⋯⋯;怎是單純的「旅遊」!

  旅遊業對香港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現今時勢,由「旅遊」的性質、以至來港「旅客」的性質,都已大變。社會既要避免固步自封、或「斬腳趾避沙蟲」;亦毋庸削足就履,屈枉不甘。香港需要調校思維與措施,貼近潮流節拍,與時俱進。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