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兩個差會的互動和合作
「華南水上基督教會」與「中國基督教播道會」


2501 期(2012 年 7 月 29 日)
◎ 特稿 ◎ 林永發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啟明號」(Morning Star)的照片,刊於 【華南水上基督教會通訊 (South China Boat Mission Bulletin)】第四期(出版於1912年1月)。

▲停泊在廣東的「啟明號」(攝於1921年)

  二十世紀早期,「華南水上基督教會」(South China Boat Mission)積極在中國東南部宣揚福音。這個差會當時在中國的廣東省曾與「中國基督教播道會」(Evangelical Free Church of China)有過緊密的合作和互動。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的前身為「瑞典差會」(Swedish Mission)。該會在二十世紀初曾擁有一艘名為「啟明號」(Morning Star)的福音船。這艘船建造於十九世紀末(1898年),為福音工作及醫療服事在廣州附近區域巡航,是瑞典差會在中國的第一艘(也是僅有的一艘)福音船。瑞典差會後來專注於發展岸上的福音工作,導致福音船上的人手不足,於是在一九一一年把「啟明號」賣給了華南水上基督教會。

▲ 在船廠建造中的「新啟明福音船」(攝於1927年)。

▲ 在「啟明號」甲板上的聚會。

▲「新啟明福音船」,站在船頭的是Rev. Joseph Flacks。他是一位猶太人,信主後成為一個福音使者(攝於順德勒流鎮)。

  根據文獻記載,「啟明號」長一百呎,寬十八呎,建造材質良好,設有四種供人使用的船艙:有船員休息室、客廳、洗手間與廚房、及藥房。這四個船艙蓋都在船的下層,隨船的宣教士就住在後方的船員休息室。船的上層甲板主要供聚會之用,有一排一排的木座椅,可容納一百五十至二百人,只有雨天才改在船艙內聚會。華南水上基督教會從瑞典差會購買「啟明號」的費用值當時一千五百美元。而那時華南水上基督教會傳福音範圍仍是香港的油麻地、筲箕灣和廣州這三處地方,主要的服事對象是漁民。

  華南水上基督教會使用「啟明號」對廣州的水上居民和珠江流域兩岸的漁民做了不少的福音工作。當「啟明號」退役後,華南水上基督教會便另外建造了一艘新船,命名為「新啟明福音船」。華南水上基督教會前後共有三艘船,都命名為「啟明福音船」。

  「水面布道會」就是華南水上基督教會(South China Boat Mission)。他們曾經開辦學校及聖經學校,下圖第三艘啟明福音船上的人是「廣聖」和「萬善」兩校的師生,因為二次大戰中日軍逼近,華南水上基督教會的七位宣教士在一九四二年決定先返回美國,這是當時中國信徒送別他們的照片。該會其他的宣教士後來陸續退至廣東連州,一九四三年華南水上基督教會的宣教士全部從連州返回美國。

▲「新啟明福音船」。

 

▲ 第三艘「啟明福音船」;「水面布道會」就是「華南水上基督教會」(攝於1942年)。

▲「廣州聖經學校」夜間課程的學生合照(攝於1934年)。

  

▲「廣州聖經學院」的創辦人梁貴民牧師 (Rev. Arthur Lindquist)(畢業於惠敦神學院 Wheaton College,於1932至1955年擔任播道神學院院長,卒於1966年,參播道神學院網頁《歷任院長》。)

▲「廣州聖經學校」日間全體師生合照(攝於1934年)。

  

▲ 李士牧師 (Rev. Edwin Raetz,1898-1975),手持聖經攝於河邊,在他背後有兩個好奇的中國小朋友。

  而將「啟明號」賣給華南水上基督教會的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於一九三二年建立了「廣州聖經學院」,該學院的創辦人暨院長是梁貴民牧師 (Rev. Arthur Lindquist) 。該校因學生眾多,在一九三四年興建了第三座校舍,落成典禮上日間部及夜間部學生都拍攝了大合照。照片中可見當時「華南水上基督教會」的負責人李士牧師 (Rev. Erwin Raetz )就坐在梁貴民牧師 (Rev. Arthur Lindquist) 的右邊。李士牧師的父親為德國人,母親為挪威人。李士畢業於慕迪神學院,一九二三年按牧於伊連諾州( Winnetka )的北歐播道會 (Scandinavian Evangelical Church)。自一九三二年,華南水上基督教會的創辦人杜玉蘭姑娘 (Ms. Florence Drew) 安息主懷後,李士牧師便接替她成為該差會的負責同工。在這之前,李士牧師與妻子亦曾來過中國,也住過第一艘的「啟明號」。李士的元配妻子於一九三零年在美國去世,李士牧師一九三二年在廣州續絃時的伴郎就是梁貴民牧師,足證他和梁貴民牧師私交甚篤。

   一九四九年,廣州聖經學院搬遷到香港,成為今天的「播道神學院」,梁貴民牧師繼續擔任神學院院長。一九四九年華南水上基督教會的三艘福音船陸續從國內來到香港,差會曾差派宣教士從香港往亞洲其他國家宣教,一九五三年改名為「東方水上基督教會」,在香港建立了「東方基督教會」(Oriental Christian Church Association)。差會認為若在香港繼續發展福音事工,需要與別的差會共同合作,於是在一九六七年,差會加入「國際傳道會」,繼續他們在香港的事奉,直至今天,他們仍在香港服事中國人,只是差會改換了名稱,由「國際傳道會」成為現在的「恩光使團」(Christar)。

  李士牧師曾經在二十世紀的六零年代再度回到香港,於香港宣明會服事直至一九六八年退休回美國。時光荏苒,斯人已逝。但兩位牧師一生對中國人完全的委身,用生命建立及服事的神學院及差會對中國信徒的貢獻與影響深遠,永遠值得我們記念。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