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41 期(2011 年 6 月 5 日) ◎ 時事透析 ◎ 劉國偉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葛輝指控政府高層基於政治考慮,干預「上網學習支援計畫」的招標遴選,並在過程中,受到來自上司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祕謝曼怡,及財政司長辦公室的壓力。此外,據報章報道,投標時得分最高的兩家機構,即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和信息共融基金會(由簡稱互協的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與香港小童群益會共同組成),他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底下,惟有同意分區執行方案。
整個事件讓人擔心的,當然是政府高層涉嫌違反公開公平的原則,干預及改變遴選結果;更叫人憂心的,倘若葛輝所言屬實,政府可能為了執行政治任務,利用公帑以達成為某政黨開展一個龐大助選計畫,如此指控,當然非常嚴重。
葛輝於網誌撰文,強調他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內容,全部都有事實根據。他要公開有關「上網學習支援計畫」的招標過程,是希望讓公眾知道真相,不想立法會被誤導,亦不應視作攻擊政府。葛輝表示非常願意出席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的特別會議,願意回答議員的提問,並強調自己是個可靠的證人。
到底當葛輝收到另一公務員的指示被要求執行政治工作,而涉及不按政府既定規矩或原則處理時,他有沒有向公務員事務局投訴?何以在離職後數月才高調回應?這些都是有待澄清的。另一方面,根據葛輝的指控,事件當中出現不少人名及機構名稱,不乏可以傳召的證人,故此,立法會有必要成立專責委員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法傳召證人作供,展開全面調查,以找出真相,好回應社會大眾的疑慮。
箴言說:「說出真話的,顯明公義;作假見證的,顯出詭詐。」(十二17)又說:「口吐真言,永遠堅立;舌說謊話,只存片時。」但願從政者能經得起說真話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