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41 期(2011 年 6 月 5 日) ◎ 如沐春風 ◎ 李碧如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這是美國著名作家柯培恩的首部作品,寫此劇時才三十八歲,兩年後更因此獲得普立茲戲劇獎,可見功力非凡。不過,三十餘歲的年輕人寫老人家,不免有主觀偏差。
故事講兩個老人家在安老院內相遇,兩人都沒有親人來探望,每逢探望時間,兩人就躲在院子裡打紙牌消磨時間。諷刺的是,初來老人院又是紙牌初哥的婆婆,每戰皆勝,把暴躁的公公氣得翻桌子罵娘。
劇情就在一場場紙牌遊戲中逐步展開,兩人邊打牌邊吵架,讓觀眾慢慢明白,這對老人家如此寂寞,都是性格決定命運,是頑固不通讓他們的晚年過得如此孤獨。
我看見有年輕人帶著年老母親入座,大概想讓老人家從戲裡得到一些啟示,但我懷疑老媽媽看了,可能很不是味兒。不錯,固執暴躁,是不少老人常犯毛病,但其實,即使開明和藹、可親慈祥,老人家的晚景也可以淒涼寂寞。
如果他的壽命比兒女長,如果他早失老伴,而他的兒女又要為口奔馳,如果兒女移民外地,如果遇到天災人禍,各種不同原因,都會讓長者變成孤獨老人。
社會當做的是以「老有所養」為目標,給長者多點關心照顧,讓老人家即使孤獨卻不必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