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41 期(2011 年 6 月 5 日) ◎ 家庭治療室 ◎ 區祥江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母親面對自己的死亡的事實並不容易,但幸好母女已經是基督徒,所以對終極的歸屬有了信心和盼望,知道將來能在天家母女重聚,減輕了她們分離的痛苦。原來末期病人有很多需要,家人也希望盡可能滿足。在最後的階段,母親渴望回家,離開病房,因為在家會比較自由和愉快,原來在病房中面對身邊的病友的苦臉,是不好過的經歷。同時她亦希望見自己九十歲的母親的最後一面,可惜她母親在內地居住,其他家人也怕婆婆會太傷心,這個心願沒有為她完成。
女兒陪母親最後一程雖然沒有減輕真正離去時的傷痛,卻令她可以盡她的孝道,為母親效勞,使她無悔,不會沒有時間與母親道別。是的,生老病死是人生必需經過的,但眼看自己深愛的人被病魔折騰,身體漸漸消瘦,真是不好過。但正如主診醫生說得好,你沒有其他方法,就是要進入痛苦本身。
母親離開之後,女兒還要經歷一段不短的哀傷期,沒有母親的家變得冷清落寞,對母親的思念久久未散,但這個陪伴母親最後一程的過程,肯定是值得的,正如醫生的解釋,很多人在親人臨離開時,可能花時間張羅搶救的事,其實更加值得珍惜的是安靜的在家人身邊,共度最後的一刻,因為那時段,一去不返。
其實陪家人最後一程的人也需要別人的關心和支持,因為這過程勞心勞力,容易疲乏和情緒波動,作為親友,我們要好好照顧這位最貼身的家人。能夠有一個好的哀傷(good grief),可能是對她們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