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石牧師對中國文化有見地


2422 期(2011 年 1 月 23 日)

◎ 教會今昔 ◎ 浩然


  徐松石牧師父親是前清秀才,留學日本。徐牧師自小受到父親嚴格督促,學習四書五經。因此在上海滬江大學讀書時候,以國文根柢優異,最後兩年可免修國學課程。一九二二年大學畢業之後,適逢上海發生非基運動,非基督教知識分子對基督教是盡加聲討和詆譭,而當年上海基督徒亦大力闢斥。其時,《真光雜誌》主筆張文照,對非基督運動錯謬言論批判最為有力。而徐松石畢業後,在上海美華會印書局任職編輯主任,亦常撰文辯證基督教信仰的真理,故屬當年反非基督運動的文壇健將。是故徐牧師事奉數十年來,對於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問題,是多努力探索,有望基督教信仰能在中國生根結果,使中國同胞信仰耶穌成為一個基督教的國家。

  徐松石牧師於一九六二年在浸會出版部出版的《基督教與中國文化》(見上圖),可說徐牧師的力作,更是香港基督界討論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第一本的著述。該書討論主題至為廣博,首論督教和中國文化各有精妙之處,對基督教的優異和絕對性作出客觀分析。在人生了解方面,從儒家、道家、佛家和基督教提出一個總比較。徐牧師認為中國文化備受儒家、佛教和道教最深,因此對儒、釋、道三家多作出客觀的分析去表述基督教優勝之處。

  徐牧師對儒家學說認識精闢入微,以一貫圖(見下圖)去分析中國的王道思想,即天道、人道和物道之一貫關係,此亦即天人合一之道。但徐牧師指出天人合一不是靠人力和人為可以達成,而是靠耶穌道成肉身的力量,才可以做到。所以作詩有云:「畢竟恩懷氣象雄,功垂寶架耀西東,何時草暖千溪緣,一牧群羊四海同。自從恩雨到中華,無限清芬歲月加,指日瑯寰莊稼熟,葡萄結子又抽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