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21 期(2011 年 1 月 16 日) ◎ 如沐春風 ◎ 李碧如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爭議之一當然是少年犯罪問題。究竟幾多歲犯罪才要負起刑事責任,向來極富爭議性,作者寫此書,要提醒人們,十三四歲的青少年,內心可以跟成人一樣充滿陰暗面。
另一個爭議是,熱血老師─有著一腔熱誠要教好學生的老師,對學生究竟是禍是福?故事裡的熱血老師維特,懷著滿腔熱血不斷家訪殺人嫌犯少年B,關心變成壓力,間接導致B君上演弒母悲劇。
作者借主角的口說:老師對學生熱切說教,把自己的人生觀強加於學生,只是自我滿足而已。為了教導誤入歧途的學生,迫令那些永遠不會成為聚光焦點,一直循規蹈矩的學生同時聽著老師說教,是不公平的。
對寬大處理問題學生的手法,作者亦很不以為然。在第二章裡,作者引用聖經馬太福音十八章九十九隻羊的故事,想說的卻是─為了找一隻迷失的小羊,撇下另外乖乖的九十九隻羊並不值得。
這些見解都很偏激,但正因為其偏激,很能刺激思考,尤其是正在前線,天天跟頑劣學生搏鬥的初中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