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愛爾蘭牧師中國情
 「關愛飯堂」來港助貧乏


2421 期(2011 年 1 月 16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關愛」不一定是基金,可以是行動,也可以是一種延續。早在三十多年前,湛乃斌牧師冒著頻繁的炸彈襲擊走到北愛爾蘭短宣,令Rev. Ronnie McCracken麥農理牧師感動非常,這份來自遠方的關愛他一直記在心底。當時的政局問題令麥農理牧師未能踏足中國當宣教士,始自一九九五年,他與太太二人以愛筵形式走過俄羅斯、保加利亞、埃及、北非等地,邀請貧窮人赴宴,把基督的愛帶給他們。年近七十的他下定決心在還能跑能做的時候走到中國和香港,把關愛延續下去,第二十次「關愛飯堂」今年終來到香港。

  麥農理牧師及三十多名來自北愛爾蘭及俄羅斯的信徒義工隊是次在港舉辦的「關愛飯堂」,由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承辦,及二十一個團體協辦,於一月八至十六日舉辦連續十七場的「關愛飯堂」及四場音樂會,邀請低收入家庭、長者、少數族裔及弱勢社群免費參加,預計有六千五百人受惠。「關愛飯堂」的協辦機構共招募了一百名本地義工協助是次活動,為照顧貧窮人的需要,更將走入屯門、元朗、天水圍等區舉辦,為他們減少車費開支。「關愛飯堂」發佈會暨北愛爾蘭教會信徒交流會已於一月七日下午舉行,約有七十人出席參與交流。

  活動籌備半年,關愛飯堂籌委會主席湛乃斌牧師坦言:「當時知道麥農理牧師來港時心中有一些難處,那時我需要接受手術,難以操勞幫忙。感謝主,在一次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一次董事會中分享時,得到總幹事胡志偉牧師的支持,教新願意承辦今次活動。」

當不成中國宣教士   難忘中國需要

  多年來走到各地服侍貧窮人,但麥農理牧師指著衣領上掛著「中國內地會」(現稱基督教海外使團)的徽章表示:「我曾經想當中國宣教士,雖因政治緣故未能到中國,但我仍然沒有忘記中國人的需要。」年前他踏足香港,走到榕樹頭公園,看見沒有人關心的老人家、天橋底的露宿者,慨嘆貧富懸殊嚴重之時,也看見他們心靈上的貧乏,他說:「無家可歸的人在神仍看為可貴,耶穌在世的時候主要做三件事,餧飽飢餓的人、服侍患病的人、宣講神國的福音,這也正是我們在做的事。」

出錢出力全因愛    首場已有人決志

  今次來港舉辦「關愛飯堂」費用超過六十萬港元,全由義工團自資及籌款得來。義工團隊除了三十多位北愛爾蘭信徒外,還有五位來自俄羅斯的音樂團Leviticus的義工,他們將會舉行音樂會及在「關愛飯堂」期間演奏。而北愛爾蘭義工來港主要的工作只是在餐會上派餐,放下身段、出錢來港「打雜」的義工主要為退休人士,其中公共房屋工程師George Wright與太太Margaret信主四十年,自一九九九開始參與「關愛飯堂」的事奉,五年前退休仍不間斷,今次來港已是第九次以愛筵形式服侍,Margaret笑著說:「我們來是因著神愛我們,我要把福音帶給他們。」而自由攝影工作者John Mark Barfoot是團中較年輕的一位,他表示感到十分高興,並在首場招待菲律賓及印尼人士的「關愛飯堂」後告知,當日已有一名女士決定信主。

香港首次嘗試   盼每年一次

  湛乃斌牧師透露是次活動最特別的是一月十日晚上十一時三十分至翌日子夜二時,在倫敦酒家所辦,專為飲食界人士所設的約五十圍「關愛飯堂」午夜場,當中福音性會較其他場次強。籌委會執行幹事胡志偉牧師坦言:「這是第一次教會圈子有這種形式的合作,跨文化的籌備,又將音樂和聚餐結合,以高質素的音樂服侍貧窮人。我們希望將來每年本地也能自己舉辦同類餐會,亦冀望社會福利署署長聶德權來臨啟動禮時能看到這群有心的人,更多推廣關愛文化。」結束香港站後,義工團隊將於十七日到訪中國五天,探索未來在國內服侍方向和可能性,繼續關愛中國人。

▲麥農理牧師把中國人的需要深藏心裡三十多年。

▲麥農理牧師帶著義工團來港服侍。

▲湛乃斌牧師促成異國關愛行動。

▲來自俄羅斯的音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