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始終是我最愛的孩子


2400 期(2010 年 8 月 22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本港一名變性人因註冊結婚被拒而提出司法覆核,事件引起外界關注本港變性人的心態。......三名勇於站出來的變性人,渴望以自身經驗,讓港人真真正正了解他們,更希望其他同路人也可以勇敢地面對內心的呼喚。」

《東方日報》17.8.2010

  聖經說,上帝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但為甚麼世上總是有一些人,生來是男生,卻覺得和渴望自己是女生;又有些生來是巾幗,心中卻想著自己是鬚眉?這也是理性不容易解答的苦罪懸迷。一天世界上仍有這個問題,一天我們的神學仍有發展的空間,教會仍有未完成的使命。

  報章訪問一位由男變女的變性者,他說自己自小信奉基督教,曾就自己的性別矛盾請教牧師,牧師說「變性人」一般沒有好的結果。後來他(她)決定變性,而且沒有放棄宗教信仰,因為他(她)很想知道神在自己身上究竟有甚麼計畫。

  許多年前曾接受記者訪問,問我如果有一天孩子告訴我他是同性戀者,我會有甚麼反應?我想了一會,回答記者說,我會抱著我的孩子,摸摸他的頭,然後告訴他,他往後一生會走一條很不容易的路,但無論如何,他不可以放棄信仰,因為道路愈難行,信靠和跟從上帝是他唯一的倚靠;當然他也要知道父母亦不會嫌棄他。

  電影《禮儀師的奏鳴曲》開頭的一幕,是禮儀師為一位變性人做納棺儀式。這位死者一身女裝打扮,眉清目秀,樣子甜美,原來他本來是男生,他的名字又是叫「阿男」。當禮儀師為遺體化好妝,送他入殮,他的父親緊緊握著禮儀師的手,多謝他為兒子化一個如此美麗的妝。他對禮儀師說:「到這一刻,我才知道他無論是男妝抑或女妝,他始終是我最愛的兒子。」

  因著道德、法律、社會風俗、宗教等不同角度,我們對「變性」及其帶來的社會及法律意涵有很分歧的看法。但正如面對苦難問題,悲憫和同理心最不可或缺。當記者問我如果有天我親生的孩子告訴我他是同性變者,我會有甚麼回應?我其實最先想到的,是每一個發現自己有同性愛傾向、對異性愛免役的人,其心路歷程又是如何震撼和痛苦。我想創天造地、造男造女的天父上帝,也會像電影中的父親一樣,說:無論如何,他/她始終是我最愛的孩子。

  有了這個信念和基礎,才可以以縮窄和化解分歧,尋求一個社會整體可以接受的方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青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