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文化


2387 期(2010 年 5 月 23 日)
◎ 青蔥校園 ◎ 何敏超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我是嶺南大學的學生,將於今年畢業,計畫報讀中學教育文憑,走上教育之路。當我將這計畫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分享時,其中一位姊妹大約這樣對我說:

  「你報了哪間學校?我建議你最好入讀中大及港大,不要入教院了(香港只有中大、港大、浸大及教院開設教育學系),因為你讀嶺大,如果再讀教院,將來會比較難找工作。」

  聽完姊妹的好意後,我不禁納悶,唉,為甚麼我讀書的目的彷彿只是為了將來「搵份好工」,至於我讀了甚麼、學會甚麼、是否喜歡讀書思考、培養了甚麼品格等等素質,通通都可以不用理會,要不然,為何會覺得讀嶺南及教院會比較難找工作?既然我都只是想讀教育,而教院的教育也不是差,甚至可能比中大、港大還好,那麼,選擇讀教院有甚麼問題?我們為的,是「讀書」,還是大學的名氣以供「方便找工作」之用?為何基督徒在這些時刻會因為世俗的擔心而失去信念?這豈不是對神缺乏信心的表現嗎?

  筆者之前出席了學校的獎學金頒獎典禮,典禮致辭嘉賓是恆生銀行的高層,他致辭時大約如此說:「你們不要為自己不是讀商科而不開心,好像我是讀翻譯及文學的,但我畢業後也走去金融機構申請職位,結果成功了。所以假如你讀心理學,不要緊,不妨如我般走去一試。」唉,我又納悶,為何講者覺得我們都想從商?我感覺到他無視其他「沒有商業價值」的學科。

  不知從何時開始,「教育」這神聖的啟蒙工作,給商品化了。現在大家讀大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知識尋求真理,而只是為了一張大學畢業證書,然後將來可以「搵到份好工」,這都是以市場經濟的邏輯來看待大學學位—幫你賺取多些利潤。例如,嶺南大學的哲學系差不多年年都是全港最多人選擇的學科之一,這不是因為香港學生熱愛哲學,而是嶺大哲學的收生成績都不是太高(不過要面試),所以很多人都視她如「水泡科」(言下之意,學位救生圈是也),想搏一搏碰碰運氣,否則中大哲學、浸大宗教及哲學系也應該同樣地受歡迎。學科不是自己興趣不緊要,最緊要有一個大學學位,而背後的邏輯卻是,有大學學位,將來「搵工」會容易些,人工亦會高些,但他們是否真的為了學識本身,可能未必。「知識」,只是賺錢的工具。

  大學的英文為University,可分拆為「Uni」及「diversity」,「Uni」意思為「一」,「diversity」意思為「多樣性、多元」,University原本的理念為求學問追求真理之處,在不同學科(diversity)對真理的追尋中,最後都會同歸於一真理(uni),所以是為University,而所有的博士名銜也是「哲學博士」(Philosophy of Doctor),這也是同一道理—回歸於哲學,對真理的追尋。

  那麼,現在的教育是怎樣?Money-versity,同歸於「錢」乎?

何敏超 (一名八十後)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三人行】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