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歸奧運的日子


2279 期(2008 年 4 月 27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如何訂出一百二十名香港火炬手名單,是香港社會近日不斷提出的問題,正當問題愈鬧愈熱轉而成為政治事件時,政府日前突然傳出消息指出,原本計畫跑第一棒的行政長官曾蔭權,只會擔任下月二日本港奧運聖火傳送的主禮嘉寶,而不會擔任火炬手.......」

  

《信報》18.4.2008

  

  

奧運歸奧運,政治歸政治,許多人是這樣的說,曾幾何時這真是事實,但已是四十四年前的事。

  一九六四年九月四日,東京奧運會火炬由啟德機場出發,經土瓜灣道、漆咸道至尖沙嘴碼頭,然後由皇家香港遊艇會派出遊艇將火炬運至中環大會堂,全程由七位運動員擔任火炬手,最後一棒由綽號「太平山飛魚」的游泳健將張乾文擔領,他將火炬帶進大會堂音樂廳交給港督戴麟趾,再由戴麟趾點燃聖火盆。當時報章很低調報道有關消息,港府也處理得很有分寸,沒有英籍高官以至英籍運動員參與做火炬手,匯豐、怡和及馬會的大班也無份,火炬手由清一色本地運動員出任,這是奧運歸奧運、火炬歸火炬的年代。

  四十四年前,雖然尚未發生釣魚台主權的爭議,但距離日本侵華的八年抗戰只得二十多年,深仇大恨歷歷在目,傷痛的疤痕還未結焦。但很奇怪,當時就是政治歸政治,奧運歸奧運,沒有人拿著日治時期的軍票出來抗議,或者跑到銅鑼灣大丸百貨公司門口高呼杯葛東京奧運。香港社會出奇地平和,火炬手從容的跑畢全程,警察只是在附近維持一下秩序,圍觀的市民也不多,而且十分平靜。

  翌日負責將火炬由中環送回啟德機場的其中一位運動員名叫羅漢北,曾代表香港出戰西洋拳項目,今年已是六十九歲的老人了。他憶述當年穿著樸素的白色背心,上面印有代表日本的紅太陽圖案,奧運五環及「Tkoyo 1964」字樣,另外是白色短褲及「白飯魚」布鞋,一身中學生上體育課的樣子,他說「火炬手全是運動員,沒有港督、沒有明星、也沒有政客。」

  為甚麼那個日子這麼平靜和低調?街上的人看見火炬手身上的「紅太陽」,竟沒有人起哄漫罵運動員是「漢汗」,是「敗類」?那時候的立法局議員、行政局議員又去了哪裡?明星呢?不是有林黛、樂蒂、陳厚、凌波嗎?又為甚麼沒有人說要參與做火炬手?

  奧運歸奧運,政治歸政治,擁抱這個夢想的人畢竟是有福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