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徒的十二個屬靈定見(二)


2263 期(2008 年 1 月 6 日)
◎ 神學探索 ◎ 王文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定見三:「移動性」(Mobilize)

  第三個屬靈定見就是:「屬靈生命必須有移動性的特質!」所謂的「屬靈」不應該受到「空間」的限制,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能夠隨時隨地活出我們屬靈生命的素質。因此,我認為真正的屬靈必須具備移動性的。當然,就教堂建築意義上來說,它原本就是為了形塑一個神聖或屬靈的空間,但是如果基督徒沒有看到所謂的神聖或屬靈,其實有更高的一個層次是不受空間所左右的,那麼很可能任何空間都只不過是我們信仰上的偶像而已。

  據我多年的觀察與反思,過往很多基督徒太倚賴「教堂」作為他們唯一的屬靈空間,於是不知不覺塑造起某種偏差的屬靈觀,就是以為出了教堂之外的事都是世俗之事,毫無神聖或屬靈可言;慢慢的便把所謂的「屬靈生活」一分為二,來教堂時就作羊,離開教堂便變成狼,我稱呼這種人是患了「屬靈人格分裂症」!有這種屬靈觀的人最根本的問題是把「屬靈」受制於空間之內,他們的屬靈生命是類似來賓登記領取式,而非隨身攜帶式的;就算到了廿一世紀這個觀念先進的世代,仍然有很多基督徒的屬靈觀沒有跟得上來,而停留在中古世紀之時代,十分可惜!

  我從流動電話的發明感悟出一個屬靈道理,難道有聖靈內住的基督徒不能夠隨時隨地接通屬天的通訊系統嗎?其實,基督徒生命中都有一台功能超強的屬靈手機,那就是聖靈了!因此,我們的屬靈生命是無線接收與發送的系統,去到哪裡都能用。我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活出屬靈生命力,這就是「移動性」的方便了!

定見四:「開放性」(Openness)

  第四個屬靈定見就是:「屬靈操練為了形塑一種開放性的生命素質!」過往有一種對屬靈的人的迷思,就是認為屬靈的人是個離群索居、不問世事的人;彷彿愈過著封閉出世生活的人就會愈屬靈般。事實上,我承認追求屬靈生命的過程中的確不能忽略「獨處」與「退隱」的操練,但這只不過是其中一個面向而已,並非全貌。如果我們追求屬靈生命的成長欠缺了一種開放性的生命素質,那麼很可能我們只是在閉門造車或自欺欺人罷了!沒有對神和世界有開放性的生命,根本無法過屬靈生活。

  我想強調的是屬靈生命必須關聯於人們所生存的處境。如果我們透過一味地否定現實生存處境,且視它為邪魔妖道掌控的勢力範圍,是攔阻屬靈成長的絆腳石,就很容易落入一種膚淺的二元論思考,並以此為自己屬世生命不成長在找藉口。我要反問:離開了現實生存處境的屬靈究竟是甚麼?如果我們在此生此世不能經歷到屬靈的事,那麼我們留在這世界到底為何而活?只有人死後才有真正的屬靈之意義何在?

   我希望大家打破過往的迷思,「神」和「世界」兩者必然是我們追求屬靈生命的真正處境,缺一不可!所以對這兩者都需要有開放的聆聽,讓神的原則被世界聆聽到,也把世界的聲音帶到神面前默觀。斯托德牧師(Rev. John Stott)稱這個過程叫做「搭橋」(bridge building),基督徒在這種「雙重聆聽」中不但不會變得世俗化,反而是把世界神聖化。當我們把這世界視作「踏腳石」而非「絆腳石」時,才是真正的追求屬靈!

定見五:「合理性」(Reasonable)

  第五個屬靈定見就是:「屬靈操練是可以表達出一種合理性的生活!」有關這方面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屬靈操練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怎樣的關係。事實上,福音派基督徒的靈命觀是十分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屬靈操練,甚至帶有某程度強調「理性」的色彩。為甚麼?因為我們強調一種生活及靈性上的「現實感」,屬靈操練與追求靈性成長皆是為了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真正經歷得到其果效;因此,我們渴望屬靈操練的方式是對生活具有合理性的及有意義的。

  於是乎我們福音派的基督徒並沒有走向太多「神祕主義」色彩的靈修觀,反而轉向一種帶有合理性的靈修觀。我認為對今天的基督徒而言是一件好事,因為一般世人對宗教信仰的偏見就是認為這只不過是心靈的慰藉、或逃避世界的方式,在世人的心裡,宗教信仰的「現世性」並不強。此外,當代有太多新興宗教及靈性團體走向神祕主義的路線,基本上都有反理性的特色,只一味地強調感性方面的心靈世界,並藉此打壓理性方面的心靈世界,將它污名化並歸類為沈淪的來源。我認為這些新興宗教及靈性團體的觀點是言過其實,基督徒也不需贊同這種偏激的看法。

  以華人文化而言,我們一向看重中庸及平衡,其實聖經所教導的靈命觀也是如此的。真正的屬靈是一種合情合理的狀態或境界,不一定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但願我們所追求的屬靈不會變成一個怪裡怪氣又非理性的人就是了!

(作者為台灣宣道神學院兼任教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特刊】

【過渡人生】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